水城,国家级贫困县。长期以来,由于县域高校少、在外就读大学生回乡报名吸引力弱、应征青年参军入伍导致家庭劳动力缺失等原因,征兵很难,征集高学历、高素质的优质兵源更难!
然而从年开始,水城县却出现了从“征兵难”到“争当兵”的巨大转变。
原来,近两年,水城县军地联合、多措并举,采取政策激励、退伍扶持、精准帮扶等方式,走出了政策激励喜当兵、退役专业有扶持、返乡创业齐致富的征兵“三部曲”。
政策激励——让参军光荣更“光鲜”
8月,又是一年征兵季。对于今年的征兵工作,贵州省水城县花戛乡副乡长、武装部长黄维一展往日愁容——“县里有好政策,我们征兵有底气!”
“底气”并非空穴来风。
“让军人成为全社会尊崇的职业,不能提起来千斤重,放下来四两轻。我们要扎实做好拥军优抚各项工作,实现一人当兵、全家光荣和全家脱贫的深度融合。”年县委议军会上,水城县委书记、县人武部党委第一书记张志祥掷地有声。
会议研究出台《水城县退役大学生士兵就业安置实施办法(试行)》,指出水城县对大学生退役士兵在公务员和事业单位考录、就业安置等方面,均有一定程度倾斜和优待,并优先为其提供创业担保贷款和各项创业扶持补贴。
不仅如此,在第二年的县委议军会上,大学生参军福利更加实在:提高大学生入伍一次性奖励,提高义务兵家庭优待金。
……
“沈老哥,娃儿今年大学毕业了,有着落没?”
“没得,闲起嘞。”
“送去当兵嘛!县里出台了大学生入伍激励政策,大学生参军的一次性奖励金、义务兵家庭优待金、以及部队的津贴,合起来一年有元呢。”
如今,“当兵是条好出路”这一观念深入水城县百姓心中,应征青年参军入伍导致家庭劳动力缺失等问题,早已随政策东风消失殆尽。
退役扶持——让老兵有技更“有蓄”
中专学历的水城县双水街道滴水岩村退役军人王朝军万万没想到,退役后竟然能谋上一门好差事。
“我在部队上学过驾驶,会开小车,回乡以后县里专门为我们办了汽车修理、挖掘机驾驶、厨师等各种培训班,让我们通过培训学习,更好地寻找一份适合自己的工作。”
如今,一技在手的王朝军实现年收入5到12万元,工作之余,他还能为厂里带徒弟、培养新人。
“当过兵的始终不一样,老王哥雷厉风行,乐于助人,大伙都愿意跟着他干。”在工友贾远付眼里,王朝军即使退了役,仍是一个作风优良的人民子弟兵。
层见叠出。勺米镇范家寨居委彭江江,退役后在镇武装部的推荐下,到当地一家煤矿企业当运煤车司机。刚开始,他只是煤矿上一名聘用工人,后来,小有积蓄的他做起了运输、当上了老板,日子过得越来越红火。
“我们除了对退役军人进行系统的、专门的技能培训外,还在继续教育、搭建就业平台等方面为其提供便利和支持,解决退役军人因缺乏技术、学历受限等导致就业难问题。”水城县委常委、县人武部政委邹江华说。
如今,随着退役军人专场招聘会、“退役士兵就业服务月”活动等一系列实打实的举措接踵而来,水城县退役军人出口更加顺畅。截至目前,该县共有退役军人人,经初步统计,就业创业人,就业创业率达90%以上。
精准帮扶——让创业富己更富民
立秋时节,行走在北盘江畔水城县新街乡二台村,仍不时感觉阵阵热浪袭来。
“眼下最主要的就是除草,否则这些滋生的杂草会抢占果树营养,影响挂果质量。”说话的人叫朱家祥,记者见到他时,他正忙着在基地里为果树除草。水城县新街乡退役军人朱家祥在自己的火龙果基地里进行田间管护朱家祥年从部队退伍,年返乡种植火龙果。乘着水城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东风,他和家人迎来了生活的春天。
“老朱当过兵,很有想法。八年的部队历练,培养了他敢拼、敢闯、不服输的气质。如果这身气质能投身到产业发展中,定能带着乡亲们干出一番新名堂。”
新街乡党委书记朱志鹏认为,发挥好退役军人传帮带作用,将会为当地脱贫攻坚注入强大力量。
“对于种惯了玉米、土豆的村民们来说,让他们放弃改种火龙果,的确是不容易的。这个时候就需要有一个人站出来,先种给他们看,老百姓看到实在的收益了,自然会放下心来跟着干。”朱家祥表示,自己身为一名退伍军人,就应当冲在百姓前面,做好带头作用,让大家“把心放在肚子里”。
如今,二台村果树基地从最开始试种的20亩发展到现在的余亩,退役军人朱家祥也成了村里的致富带头人。今年,朱家祥靠种植火龙果已获利21万元,全村分红8万元,带动村里20户贫困户顺利脱贫,日子越发兴旺。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王颖见习记者段玥昕通讯员赵婵娟编辑王迟编审杨韬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shuichengzx.com/scxxw/14677.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