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8/2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火棘别称火把果、救军粮,是蔷薇科常绿或半常绿灌木,因为枝叶茂盛,初夏白花繁密,入秋红果累累,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和经济价值。水城县阿戛镇电光村在产业转型发展过程中,结合群众意愿,组建专业合作社,带领群众抱团发展火棘产业,把火棘种成当地群众的“致富树”。“开始没想到种火棘还能赚钱,只是自己喜欢摆弄罢了,看了城市里好多地方栽了,风景好看,自己培育了一些,上门购买的人还挺多。”这几年,杨正安靠出售火棘就挣了上万元。   电光村火棘种植主要落实在高中片区,在杨正安的带动下,李忠全、杨正刚等越来越多的村民也纷纷加入火棘种植中。     李忠全是打造火棘盆景的能工巧匠,他打造出来的火棘盆景不仅栩栩如生,还融入了当地民风民俗,很有特色且市场价值高,一棵造型好的火棘可以卖到多元。“这棵树它叫“贵人骑马归来”,根据我们苗族的这个习惯,设计了这样一棵树,挺受大家喜欢。”李忠全说。     看着村里越来越多群众开始种植火棘,为把这一产业发展壮大起来,拓宽群众增收渠道,电光村村支两委还组织成立了专业合作社,带领群众抱团发展。“我们通过成立六盘水市红火园林绿化专业合作社,现在这个合作社覆盖了我们大坪子组68户群众。”电光村党委书记李庆国说。   眼下,气候湿润,正是扦插培育火棘的好时节,在高中火棘种植园,村支两委积极组织群众育苗,为发展壮大火棘产业做好充分准备。     “大家来栽这个火棘,可以拿到城里卖,增加我们一笔收入,日子和火棘一样越过越红火了。”电光村村民杨正刚说。通过发展火棘产业有效激发了村民的内生动力,目前,该村用盆栽火棘达盆,同时还有一个育苗基地正在育苗,扦插育苗有近株,每天在聘请的20余名贫困户“精心照料”下长势良好,预计到明年8月份左右就可以产生经济效益。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邓运通讯员石光举编辑屠琪编审陈诗宗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shuichengzx.com/scxxw/14525.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