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3/7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仡佬族先民“濮人”很早就居住在西南这块广阔的土地上。古代濮人分布辽阔,支系纷繁,故有“百濮”之称。据考证,整个六盘水地区全部都属于古夜郎的领地,濮人作为古夜郎的主体民族之一。东汉时期,随着彝族先民大量迁入今六盘水境内,濮人集团势力渐衰,部分濮人被同化,未被同化的部分濮人则被迫大量向北迁徙。

“仡佬”名源于“僚”。据考,“仡”为发语词,无实际意义,“佬”与“僚”相通。隋唐时,僚人经过长期的发展,逐渐形成“仡僚”(最早见于隋黄闵《武陵记》)。唐李吉甫《元和郡县志》中亦有记载。北宋陈彭年等修撰的《广韵》解:僚作为部落称谓当读作佬,说明仡佬即为僚人。宋代,欧阳修、宋昶在《新唐书》中称“偈僚”,朱辅在《溪蛮丛笑》中称“仡佬”。田汝成在《行边纪闻》中称“仡佬,一称仡僚”。《嘉靖图经》中也说“仡佬,古称‘僚’”。凡此种种称谓,都是“仡佬”的异写或谐音。《贵州通志》、《黔南识略》等书及清代贵州各地方志中都有关于“仡佬”的记载。六盘水境内仡佬族主要分布在:六枝特区郎岱、新华、堕脚和水城县发耳、龙场、杨梅、米箩、蟠龙等乡镇,居住比较分散。

历史上,仡佬族不与外族通婚,有近亲婚配习俗。近现代婚姻仍保留了一些古老的礼仪形式。婚姻形式为一夫一妻制,有自由婚和包办婚两种形式。婚礼一般都比较简单,礼金也不重。仡佬族的丧葬习俗较多,主要有悬棺葬、石棺葬、火葬、岩葬、土葬等多种葬俗。建国以后,六盘水境内的仡佬族葬俗普遍实行土葬。仡佬族传统的节日主要有:春节、祭树节、吃新节、了年节等等。

六盘水境内仡佬族因其支系多且居住分散,因而服饰种类也繁多。现仡佬族传统服饰除个别地区在节日或喜庆时偶有穿戴外,平时穿戴已与汉族同。

唐宋时,仡佬族男穿左衽大袖,大口袄,右肩上斜束一根皮带,以螺壳、虎豹、猿猴等毛及羊皮为外饰。女穿土布缝制的筒裙,穿时从头上笼下。耳饰以三细竹筒斜穿于耳,富裕人家则戴珠宝耳坠。男女挽发,以一条红布束之向后,皆赤足(见《唐书》)。至明清时,仡佬族服饰渐有变化,男女所穿的筒裙均为一幅布缝制而成,女裙长,男裙短。至清末民国初渐着汉服。解放后,由于各民族交往密切,生活习俗有所改变,特别是服饰变化更大,除婚丧祭祀、节日庆典时穿传统服饰外,其余时间连妇女也着汉装。

仡佬族的传统服饰之一贯首服,即无领无袖的披袍上衣,款式颇具民族特点。嘉靖《贵州通志》载:“仡佬族上衣仅尺许,上披以袍,方而阔,洞其中,以头笼下,前短后长,左右无袖”。筒裙,又称“桶裙”,仡佬族传统服饰,用羊毛(皮)或自织的两幅棉布缝制而成。《旧唐书·南平僚》载:“仡佬妇人横布两幅,穿中而贯其首,名‘通裙’。”宋《溪蛮丛笑》载:“仡佬裙幅两头缝继,自足而入,阑斑厚重,下一段线以红。”椎髻是仡佬族男女特有的传统头饰,《唐书》载:“仡佬族男女均‘椎髻’,以绯束之,后垂抽下。”嘉靖《贵州通志》载:“男子绾髻于额,或盘于顶,不留原须。女子盘发于顶或插梳于发髻,用淘米水洗发。女子耳穿大孔,戴耳环,青珠二三串悬于领以为饰。”

现六枝特区梭嘎居都寨子还有少部分人穿传统的仡佬族服饰。青壮年男子穿对襟短衫,男老年着对襟长衫,系黑色腰带,头戴斗笠。妇女上身穿对襟长衫,衣领、襟边、袖口绣有龙凤蝶图案。下穿桶裙,系长腰带,头戴青帕。新娘头戴银饰,衣服边沿镶花边,衣袖上绣有四道龙凤蝶花边。以上服饰只在婚丧嫁娶或节目喜庆时偶有穿之。(摘自《中国凉都》图片来源网络)

欢迎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shuichengzx.com/scxxw/13257.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