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阳真理中学坐落在北河之滨,是一所百年老校。该校诞生于新旧交替年代,在抗日烽火中发展壮大,历经动乱年代频繁的拆合搬迁,如今已是揭阳市乃至粤东地区一所招牌响亮的省一级初中学校。 揭阳真理中学校园风貌。 百年历史见证百年沧桑。作为几经历史嬗变依然安然屹立的学府,她的变迁和延续,是现代教育的一个缩影。寻访这座百年老校,这个城市前行的足迹也随之清晰。 揭阳真理中学位置图。阿龙制图 01百年历程艰辛曲折揭阳真理中学创建于年,前身为私立真理学堂,首创人是美国牧师师雅谷博士。 晚清时期,西学东渐,科学启蒙,国人初醒。素以教育救国为志的同盟会会员——揭阳渔湖江夏村人林建中,极力主张办新学。他致函师雅谷牧师,力陈把教会开办的真理学堂改为高等小学的主张,师雅谷接受了他的建议。 年,真理学堂升格为高等小学,才华出众的林建中被聘为学监。年设校长制,林建中成为首任校长,学校始设初中部。年,学校正式获准批办为初级中学,命名为“揭阳县私立真理中学”。 学校办学过程,正值中华民族艰难曲折前行之际,其间,经历了辛亥革命,国内第一、二次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屡遭变故,迭受影响,数次迁徙,个中艰辛不言而喻。 根据《揭阳县教育志》和真中校史的记载,抗日战争时期是学校最为困难的阶段。在当时内忧外患的情势下,真中仍坚持危城办学,校址先后辗转于渔湖、桂岭、白塔等地,但即便是在日机突袭榕城之时,学校依然坚持于每日傍晚和夜间上课,并在当时的揭阳县青抗会领导下,成立抗日救亡小组,成立“铁锄队”等体育组织,开展抗日救亡活动,在抗日烽火中发展壮大。 从学校正式获批办初中起20年间,林建中数次临危受命,力挽狂澜,与其次男、主政学校15年的林越校长多方筹划,奔走呼号,苦心经营,不仅为学校确立了思想、严明了纪律、整治了校风,还筹资兴建了思师楼、新生楼、星侨楼和更生楼,终使学校安定而日臻发展,吸引了潮阳、普宁、丰顺等邻县的学子慕名前来就读。 抗战胜利后,学校搬回原址,几经洗劫,校产流失、百废待兴,林建中父子又面临着极其艰苦的复校建设工作。为办学计,年逾花甲的林建中四处奔走,先后多次至暹罗(今泰国)、新加坡、香港、南京、上海等地募捐,直至在苏州途中突发脑溢血病逝,终其一生为兴学育才贡献个人的力量。 解放后,随着揭阳县人民政府接管该校,学校先后易名为揭阳县第四中学、五四学校、第三中学。年4月,学校恢复“揭阳县真理中学”校名,年随着揭阳撤县建市,学校更名为“揭阳真理中学”。至此,学校以一片朝气蓬勃、继往开来的气势,全面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时代。 揭阳真理中学校门。 02百年精神薪火相传从仅有数十人的教会学堂到岭东学子翘首仰慕的知名学府,百多年来,学校虽历经时代巨变,几易其名,几易其址,但始终弦歌不断、薪火相传。而首任校长林建中不仅首倡“言真理、思真理、追求真理”的精神,其一生为教育“追求真理”的精神,也最终沉淀成为一种厚重与博大、持久与永恒的学校精神,鼓舞着一代又一代真理人为之接续奋斗。 在真中校史馆“历任校长一览表”中,我们可以看到,从学校创办至今,已轮换了30任校长。百多年来,数十位学校主政者,均能实心任事,继承和发展学校教育传统,探索和坚持教育教学改革,将“求真、务实、拼搏”的真中精神发扬光大。 上世纪80年代复办重点之后,在林世长、杨顺坚、孙子能等多任校长为首的学校行政推动下,学校的学风和教育环境大为改善,教学质量持续提高,中考及各项竞赛成绩显著,一年上一个新台阶。年,学校被评为广东省一级学校,成为揭阳市首所省一级初中学校,此后几年,学校软硬件环境不断改善,真理中学在榕城区乃至整个揭阳市初中教育龙头学校的地位逐渐确立。 踏入新世纪,千年古城激情飞扬,百年名校焕发新姿,学校办学规模及教学质量日新月异。新一代校长宋壮明、曹佳龙、林洁坤等,秉承百年办学传统,继承前辈先师“锐意进取、开拓创新”的光荣传统,发扬“严谨求真”的真理精神,乘风破浪,奋勇前进。通过一系列改革,进一步优化了校风,提升了学校的整体水平和师生的总体素质,并筹资建成了礼堂、多媒体校园网络、电脑室、教师电子备课室、校史馆等,使学校逐步朝向标准化、现代化、信息化一流名校的目标奋进。 学校智慧教室。 03百年树人桃李满园真中是莘莘学子汲取智慧、砥砺德行的殿堂,更是他们终身不舍、魂牵梦萦的精神家园。百多年来,真中学子成就真情性,真才能、真成就、真辉煌者无可计数,俊彦辈出,足迹遍及海内外。载入史册者,不乏其人。更重要的是,在正风气、淳风俗上,起到先声夺人的效应,学校为社会培养了大批德才兼备的人才,尽了教育为社会发展奠基的责任。而优良传统,代代相传,成为真理人自律、自信、自强、自豪的思想根源。 解放后的三年经济恢复时期和后来提出的向文化科学进军的岁月,是学校教育的黄金时代,教育事业迅速发展,真理中学在培养人才方面,效果明显。学校早期学生后来有造诣者,如南京艺术学院原副院长谢海燕教授,文艺界知名人士、名画家郭笃士、林受益、范昌乾、陈文希,地质学家、北大教授林超,参加淞沪抗日青年军官吴履逊,教育界有名望人士许宜陶、郭湘萍、郑子诚、许雄定……许多毕业生经过深造,业有专攻。中国航天专家潘昭汉、当代历史学家郭伟川、国际著名油画家洪健,还有王期猛、林盛川、汪友三、林文峰等等知名校友灿比星河,不胜枚举。其中有的校友成名后回母校任教,成为名师。 值得一提的是,林建中先生创办揭阳真理中学,其长男林超就读于真理中学,在获得英国利物浦大学地理学博士后归国做贡献,为珠峰正名,成为中国综合自然地理学的奠基人;次男林越也就读于真理中学,24岁时继任该校校长,实心治校15年;三男林趁曾执教真理中学,年在他的力主之下,将其祖居“敬德堂”无偿捐献给揭阳真理中学建设校史馆,使之成为揭阳市中小学之首创。 真理的平台让学生接近优秀,走近真理,走向更大的舞台,而奋发向上的真中学子,也用自己的骄人成绩,回赠母校以无上荣光。年真中举办周年校庆,各方校友闻讯从四面八方汇聚而来,共为母校庆生出资出力出智慧。而因了林超博士的卓著功勋,也使真中的名字与林超地理博物馆年年会荣耀地联系在一起。当天在该校举办的“中国地理科学报告会”以及“林超地理博物馆校园科普展厅——揭阳真理中学基地”的签约,给了真理学子以莫大的鼓舞,校友们孜孜不倦探求真理的精神,鞭策和激烈真中人薪火相传,永不停息,追求卓越。 陶园。阿龙摄 04百年文化历久弥新悠久的历史,使学校积累了丰富的办学经验,形成了以“追求真理,学做真人”为校训的学校文化。年来,在人事更迭,迎来送往中,一些基本的思想和理念被保留了下来。进入新时代,真理中学充分发挥百年名校的使命与担当,与时俱进进行教育创新,让真中的校园文化历久弥新,焕发出新的活力。 “发展必须创新,创新形成特色,特色彰显内涵。真理中学将用理念激发学习,用学习丰富智慧,用智慧点燃创新,用创新形成特色,用特色推动学校的跨越式发展。”在现任校长林洁坤看来,“追求真理、学做真人”的精神是学校之魂,涵盖了真理中学的过去和现在,但一个学校只有踏实、精进的底色还不够,必须有特色才能走得更远。 校园特色文化展示。 采访中,我们了解到,重特色百年传承,立足“真知”文化改革创新,争创省“高精尖”的品牌名校,是学校近年来正在努力的方向。从年开始,真中已启动名校办学3年(年9月至年8月)发展规划:提升·创新·跨越。分别从学生培养、教育教学、师资队伍建设、“真知”教育建设和“智慧校园”建设几个方面入手,着力打造“以德促智、学用相长、特色彰显、多元发展”的教育品牌。 而今,学校以“真知”教育(即“六真”:办真知教育,培慧真教师,育求真少年,立智真课堂,构真知文化,建萃真校园)为特色,引领学生成长。通过全体教职员工的不懈努力和辛勤付出,“真知”教育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效:一是实现“真知”教育与学校文化融合,形成了积极、健康、向上的学校文化;二是实现“真知”教育与学校管理融合,形成了良好校风。三是实现“真知”教育与学校课程融合,提高了课堂科学效率,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学校还将艺体教育作为工作的重要切入点,以“四节一周”(即10月份的读书节、12月份的教育教学开放周暨艺体节活动、4月份的艺术节、5月份的科技节)为抓手,以创客社团、篮球社团、书画社团、历史社团、合唱社团等学生社团为活动载体,深化素质教育内涵。 学校操场。阿龙摄 文化加持结合当代先进教育手段 这所百年老校 正以勃勃英姿 走在教育改革发展的前沿 ●医院:杏林垦植百三载,大医精诚漾水城(年5月12日)●北门天后宫:见证揭阳水城繁荣海运业(年4月21日)●古榕武庙:抗敌护城励志,人文精神长存(年3月24日)●《龟腰桥内深潭水,璀璨明珠瓜籽池》(年3月17日)●《北门渡:曾经的北城关要津和海丝港口》(年3月10日)来源:揭阳日报记者:张晓驯本版照片除署名外,均由揭阳真理中学供图编辑:静玲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shuichengzx.com/scxxw/10581.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