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年在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上提出“建设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城市”。年,常德市有幸成为全国首批16个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什么是海绵城市?答案是要让城市像海绵一样,遇到有降雨时,能够就地或者就近吸收、存蓄、渗透、净化雨水,补充地下水、调节水循环;干旱的时候再把吸收的水“吐”出来,并加以利用,从而让水在城市中的迁移活动更加“自然”。两年来,常德市立足水城特色,坚持以问题为导向,攻坚克难、打造范例,开创性地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工作,现已产生“大、中、小”海绵体并重构建;老城区合流制排水体系排放的污水在终端得到有效处理;黑臭水体按流域综合治理;海绵城市建设与黑臭水体治理、棚户区改造、新型产业开发等工程融合推进,实现资源共享,城市面貌焕然一新,塑造了绿色发展方式和绿色生活方式相互融合的友好格局。呈现出了城市提质和经济发展相互促进的生动局面。近日,时刻新闻记者走进常德,用一组图带您领略水城常德之美,看常德城市蝶变之路。 航拍常德柳叶湖美景。 常德海绵城市建设试点总面积36.1平方公里,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涵盖水系治理、防洪排涝、供水、截污治污、海绵院落等个项目。试点以来,常德探索走出了一条山、水、城相融可持续发展的海绵城市建设新路子。 船码头机埠改造项目。 海绵城市推进中,常德大力度治理黑臭水体,老城区合流制排水体系排放的污水在终端得到有效处理。以穿紫河为例,穿紫河水体黑臭原因之一就是雨污分流不彻底。在海绵城市建设中,对雨水污水混接的船码头机埠进行雨水口、泵站的改造,实现对非降雨期污水和初期雨水的调蓄处理。同时考虑市民实际需求,将沉淀池封闭,防止臭气外泄,解决了曾让市民意见很大的臭气问题,并在封闭式沉淀池上规划停车位,为市民提供便利。 船码头机埠改造后绿意盎然。 船码头项目将渗、滞、蓄、净、用、排等多方面的功能有机的结合成为一个整体,生态滤池净化水质,出水水质达标排放穿紫河,明显提升和改善穿紫河河水的水质,实现对雨水的充分利用和城市良性水文循环,提升城市水系空间的水环境。 船码头机埠成了水处理公园。 船码头机埠改造后,从原来的臭水塘变成了水处理公园。如今,在船码头机埠行走,再也没有过去臭气熏天的场景了,反而成为了市民们悠闲散步的好去处。 穿紫河岸的民俗节目表演。 治理后的穿紫河被称为“常德的金腰带”,就像一条美丽的腰带为常德城增添曼妙的风情。如今,穿紫河开通了水上巴士,夜晚,乘坐水上巴士即可观看不同形式的节目表演,民俗文化节目表演展现了常德老河街的民俗风貌。 常德河街的夜景。 穿紫河边还打造了河街、德国风情街等项目景点。其中河街重塑了常德老河街风貌,以老常德时期沅江边上的麻阳街、大河街和小河街为原型,依据历史故事、文化、雕塑和建筑,以餐饮、文化、民俗休闲、住宿等为主,打造集旅游、商业、文化、历史于一身的常德记忆古街。河街的夜晚,大红灯笼亮起来,青砖瓦黛,游人如织。 天源星城小区里的水循环系统。 海绵城市建设同时也走进小区,在天源星城小区里,水池、喷泉、小溪,成为小区一道风景线。水池收集的雨水不仅可以充当景观用水,还可以浇种花木,海绵理念、绿色生活也深入小区百姓心中。 常德职业技术学院里的“雨水花园”。 “小海绵”随处可见,错落有致的水塘其实就是一座“雨水花园”。“雨水花园”可以有效含蓄水源,不仅视觉上带给人美的享受,同时建造成本较低,维护与管理也比传统的草坪简单。 常德职业技术学院里的植草沟。 高低不平的草地也是“海绵”的体现,这样高低不平的植草沟通过植物、沙土的综合作用使雨水得到净化,并使雨水逐渐渗入土壤,涵养地下水,或使之补给景观用水等,充分利用雨水,也可以达到调节雨水的目的。 穿紫河岸风景。 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大、中、小”海绵体并重构建,自然生态岸线更加优美,动植物生存环境更加多样化,形成了更加良性的水文生态,天更蓝了水更清了。 常德护城河老西门段成景观河。 常德将海绵城市建设与黑臭水体治理、棚户区改造等工程融合推进,实现资源共享。常德护城河汇流面积为老城区,曾一度成为排污渠,大部分河道改为盖板河,两岸筑以石壁,底部铺设水泥板。在护城河治理后,排污渠变成景观河,同时在治理过程中挖掘城市文脉,修复历史文化遗存,让护城河成为一条流淌着历史的河。 在柳叶湖游玩的游客和市民。 完成水体治理后,风景如画的常德成为炎炎夏日的避暑好去处。在风光旖旎的柳叶湖,看碧波荡漾,树木葱茏。年,柳叶湖旅游度假区被评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年成功创建国家级水利风景区。 柳叶湖沙滩公园游人如织。 水城常德已经成为新兴旅游胜地,吸引众多游客和市民前来游玩。数据显示,年,常德市接待国内外游客万人次,“水城”常德已经成为一张靓丽的城市名片。 赞赏 长按白癜风援助活动白癜风的症状图片初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