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白癜风医院爱心公益 https://weifang.dzwww.com/cj/201711/t20171127_16268082.htm我叫王智,是水城县陡箐镇花地村驻村第一书记。年,响应组织号召,我从水城县教育局来到花地村开展帮扶工作,三年来,我们深入田间地头谋划产业,补齐基础设施短板,改善人居环境,与花地村老百姓一起,向贫困发起攻坚。几年时间,虽然手变粗糙了,但花地村逐渐富了起来。过去,花地村交通不便,土地资源利用率不高,没有产业支撑,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村民的日子过得艰辛而贫困。白天,我们走村串寨摸实情,晚上查阅资料找对策。我深知,要让花地村村民摆脱贫困,必须得有产业作为支撑。通过不断的分析和论证,我们发现,花地村不论是海拔、气候,还是土壤等自然环境,都比较适合发展松茸种植。 刚开始,我们不敢大面积推广,更不敢动员村民种植,必须试种植成功后才做下一步打算。经过试种,花地村种植的松茸亩产能达到公斤左右,按市场价15元一斤计算,每亩产值能达到6万元左右。松茸试种成功,不少外出务工的村民也纷纷返回家乡,参与松茸种植。村民李时胜就是其中之一。依托松茸种植,李时胜收入不断增加,日子越过越火。他常说,在家乡发展产业比外出务工强多了。 在村支“两委”、各帮扶单位的通力协作下,现在花地村的产业发展风生水起。除了松茸,全村还种植油桐亩、玛瑙红樱桃亩、蜂糖李和冰脆李亩、红岩脆甜桃亩,同时流转70亩土地打造了“小康桃花谷”示范基地。依托“三变”改革平台,花地村种养殖专业合作社成立了。村民将产业、土地、劳动力入股,以一户带动多户,形成了“一村一品、一户一特”的产业格局,有效联接了全村群众。 驻村三年来,从产业发展,到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卫生整治,再到群众的大小事情,我都全力参与,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还有很多工作要做。下一步,我将和小康工作队、轮战队、花地村支“两委”一道,抓好现有产业管护、环境卫生整治、“两不愁三保障”巩固提升,让全村老百姓过上幸福、安康的好生活。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邓运整理编辑刘定珲编审马刚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shuichengzx.com/scxtq/14579.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