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8/18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我叫张亚青,是水城区玉舍镇纸厂幼儿园教师。说起扶贫工作,我首先不得不说的是我的家人,因为扶贫路上,我们是全家总动员。

自国家扶贫工作开展以来,我的哥哥和弟弟都一直驻扎在村里。     弟弟张德欢,是一名党员,从年4月到年12月,他担任水城县营盘乡罗多村文书一职,年至今又在异地扶贫办工作。

召开群众会、实地走访宣讲党的政策……每天他都在忙碌,曾经连续天没回过一次家,照顾不了他幼小的女儿,没有回家看望父母的时间。   他帮扶的小村庄,夏季会有很多很多的蚊子,条件非常艰苦,但他克服了所有困难,包保的村共两百多户,没有落下一户,全部实现脱贫。   我的哥哥张德利,也是一名党员,他是威宁雪山镇的工作人员也是驻村书记,他是家里面上班最早的大哥,在扶贫路上给我的启发最大,他上班的地方离家最远,回家看望孩子跟父母更少。     他在村里深受老百姓的爱戴和喜欢,在村里,他是修电工、是修水工、有时还挎着一个医药箱给老百姓测量血压。他就是这样一直把村上老百姓的事情放在第一位的一个普通人。说起怎么做好群众工作,怎样为老百姓服务,他总是条例清晰。

而我,虽然只是一个普通的老师,但是,扶贫路上深受家人的影响和引领,哥哥和弟弟一直给我讲解扶贫政策,扶贫工作,帮扶中的各种相关内容,也助我在扶贫道路上一直保持着清新的思路,做好一切工作,不懂就问,不会就学。每周我都坚持走访,解决贫困户一达标两不愁三保障是否存在短板,有问题就积极向村支两委反应,及时解决难题。   一路同行,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爸爸对我们的叮嘱,他说:“我们一家人都是脱贫攻坚路上的带头人,小孩和家里的一切都交给我们,一切以工作为中心,要跟上党的扶贫政策的步伐、不要给党拖后腿,好好干工作。”   脱贫攻坚是一项伟大的工程,是一场持久战,需要所有人一起携手共同努力。看着现在许多农村人家都建盖了新房,有了舒适的坏境,过上了好日子,在党和国家的惠民政策下勤劳致富,我也为是一名扶贫工作者而自豪,为我的家人自豪。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魏容整理

编辑屠琪

编审马刚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shuichengzx.com/scxtq/12823.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