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白癜风医院有哪些 https://disease.39.net/bjzkbdfyy/250726/z2vo8d0.html“不容易,户的易地扶贫搬迁社区终于有一个大学生了。”近日,韩群收到了贵州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她成了水城县陡箐镇东关社区的第一位大学生,社区搬迁群众见到她总会祝贺几句。然而,韩群能成为社区里第一个大学生,还要从她出生在一个“特殊”家庭说起。
韩群的老家,在水城县偏远的陡箐镇梅子关村,一个山高坡陡,缺水少粮,交通条件落后的深山寨子。父母都是土生土长苗族,患疾病、没劳力、缺技术,妹妹也在读书。
家庭的窘迫,严峻的居住环境,让这个小女孩尝到了生活的不易。
平时,放学回家后,她都会将割青草、收庄稼等农活揽下。“我一般都是白天干农活,晚上夜深人静的时候做作业,不会影响学习。”韩群笑着说。
“以前娃娃上学,要走路到10多公里外的陡箐镇中心校。”韩群45岁的母亲苏米利回忆到。平时到周末,韩群需要转几趟车,还要走10多公里山路才能到家。嘴上不说,苏米利却明白女儿受的苦,“她心里可羡慕那些家离学校近的同学了。”
幸福的转变出现在年,这一年,陡箐镇东关社区易地扶贫搬迁点施工全面结束,正式交付使用。符合搬迁条件的韩群一家,也从老家村庄搬到社区。
“搬过来后感觉一切都变好了,高速公路就在旁边,自己有了单独学习房间,父母生病了在社区卫生室看病,妹妹上学家里有摩托车接送。这些事情,以前我们连想都不敢想,现在回想起来,就像做梦一样的。”韩群说。搬到东关社区,韩群有了更好的学习生活环境。“我再也不用羡慕那些生活在城里的人了。”
今年,韩群被贵州大学音乐学专业录取,成为了全村第一个大学生。“当时,爸爸妈妈好激动哦……”望着干净敞亮的搬迁新居,拿着收到的大学录取通知书,20岁的苗族女生开始憧憬未来的生活。
而让韩群一家生活发生转变的陡箐镇东关社区易地扶贫搬迁点,位于水城县东大门,六六高速、陡化公路从旁边穿过,建有住房栋套,现已搬迁入住户人。“现在,我们社区义务教育阶段适龄人员有人,针对部分家长因在附近打工不能接小孩回家等问题,学校还开办了‘四点半课堂’,老师放弃休息时间免费辅导他们,家长也越来越重视孩子教育了。”东关社区团支部书记何琴介绍。
“搬迁到哪里,我们社区的服务就延伸到哪里,我们居委会将围绕‘三就’搞好服务,为搬迁户排忧解难。”何琴认为,如今社区重视教育的风气渐渐变浓厚了,以后社区里的像韩群这样大学生也会越来越多。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见习记者邓运编辑熊顺才编审晏海艳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shuichengzx.com/scxtc/15514.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