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辉电视台┊ 历史文化名城卫辉是一座因水而名的古城,无论西汉因“汲”设县,还是明清时期的四大名府之一——卫辉府,水赋予了她无限的活力和魅力。由于特殊的地理地貌及黄河故道的原因,这里水位较浅,卫河、孟姜女河等七条河流穿境而过,周长八里的古城墙内外均有宽阔的护城河,再加上明潞王在此封番建王府,开挖玉带河,形成了一千多亩的水域面积,呈现出在北方干旱地区罕见的湖泊纵横“城在水中、水在城中”的独特景象。然而,近几十年古城水系却遭到严重污染,沦为人民群众憎恶的“死水臭塘”。于是,卫辉市痛定思痛,多措并举倾力打造生态环境,不仅恢复了昔日“北方水城赛江南”的盛景,而且获得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使千年古城这颗曾被污垢尘封的明珠变得更加璀璨夺目。 明珠尘封 何日再圆“水乡”梦 这是元旦后的第一个双休日,沉浸在新年气氛中的古城市民纷纷来到碧波荡漾的护城湖畔休闲散步。远处的水榭亭台上一对情侣不顾寒冷在拍婚纱照;不远处正在捕鱼起网,闪着银光的鱼儿在湖面上竞相跳跃;这时“啾啾”的鸟鸣引起大家注意,只见一群野生水鸡正在湖水中嬉戏觅食。 其实,最为古城人津津乐道的当属“万只春燕排队来”的奇景从几年前起一到夏秋时节就会飞来几万只燕子,白天在湖面上觅食,晚上便在道西街至南马市街一带的高压线上“住宿”,那朝向一致整齐划一的队形,不仅吸引着本地居民仰头“检阅”,甚至连新乡、郑州也有人慕名而来,观看群燕“排排坐、吃果果”的“西洋景”。 然而,上世纪的卫辉和现在比起来却是“冰火两重天”。 上世纪六十年代,古城墙作为“四旧”被拆除,古城风貌濒临消逝。到八十年代初,急于发展经济改善生活居住条件的人们,开始填湖占地,沿湖的纺织、制革、印染、化工等几十家企业和刚用上自来水的住户,将工业和生活废水毫无节制地排入湖里,再加上连年干旱,地下水超采等因素,造成水位急剧下降,湖面锐减。严重的水体污染使众多湖塘失去自净功能,开始此起彼伏地“翻塘”,死鱼烂蟹的臭气经常飘荡在古城上空。更让人触目惊心的是,愈演愈烈的“翻塘”让湖面飘满了惨白的死鱼,好不容易打捞干净,湖水竟然变成了一池“酱油”,就连岸边的芦苇也被熏得枯黄打蔫。湖畔沦为蚊虫肆虐的乐园,将每个“误入”湖畔的人叮咬得遍体鳞伤。 古城的独特魅力,就是城市之“魂”。卫辉的“魂”就是这一泓泓的“水”及其蕴含的文化底蕴。严酷的现实,让丢了“魂”的卫辉人想起“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自然法则,开始反思“舍”与“得”的辩证关系。 组合套拳打造生态宜居城 卫辉市的环境治理经历了从最初的被动治理到主动出击,从不自觉“恢复”到自觉“打造”的过程。从市政协的《关于尽快遏制填湖侵占水面的建议》、《打造魅力水城,恢复环城水系》、《关于我市申报历史文化名城的建议》的系列提案,以及市政府相继出台的一系列措施可以看出,最初的集中治理填占池塘,对河塘清淤疏浚,对沿湖企业进行排污整治,限量超采地下水……还仅仅是阶段性的“遏制”。进入九十年代,这些措施已形成常态化、经常化的“规矩”。并下大力气将从境外流入遭到严重污染的卫河、东孟姜女河从市区改道引出。九十年代末,主动从改善生态环境入手,打出系列“组合拳”:迁移沿湖37家排污企业;封停市区自备井,从山区塔岗水库埋设17公里的引水管线,彻底解决地下水位下降问题。 进入新世纪,卫辉市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环境治理渐入佳境,围绕“打造魅力水城,创建最佳生态宜居宜游城市”的总体目标,全市总动员,已不再是单纯的城区水系治理,而是在卫辉全境进行全方位、立体化标本兼治攻坚战: 老城区完成水质改善的同时,投入巨资对河湖周边环境进行美化、绿化改造,通过修建环湖滨路和亭台楼阁、拱桥长廊,栽种几十万棵绿化观赏树种,修复明朝古城墙等办法开辟沿河水景风貌带,实现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的有机结合,丰富古城历史韵味。 在新区将增绿、透绿、建绿、围水、造泉等园林化设计思想体现在建设中,逐步形成了点成景、线成荫、面成林、环成带的绿化格局和四季有绿、三季有花的园林体系。遍布街头的小公园实现了“见空插绿”。绿化广场、人民广场树木葱茏,月牙湖、卫州湖闪烁其中,新建小区都建有自己的“一盆水”。 最被人称道的当属位于新旧城区结合部的顺城关改造项目,市里下大力气将三面环水的湖心岛里的多户居民悉数迁出,另行安置。腾出的几十亩黄金地段没有用于商品房开发,而是投入多万元,建成湖水环绕具有明清风格的顺城关公园。 这些举措舍弃的是眼前诱人的JDP和财政收入,得到的却是优美的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环境。 改善生态综合效益显神奇 经过多年不懈努力,如今的卫辉初步形成了“城在水中、水在绿中、绿在景中、景在城中”的生态水城格局,达到了让卫辉的水更清、天更蓝、空气更清新的目标。 环境治理的资金投入,一直是困扰各地政府的难题,靠传统的征收排污费只能是“小打小闹”,难以从根本上奏效。地处内陆地区的县级市卫辉,在治理初期更是捉襟见肘。随着不断实践卫辉开始树立“大生态”理念,立足于长远发展,探索出了一条“投入、治理——产生经济效益——大投入、大治理”的良性循环之路。拒不完全统计,卫辉市近十年来用于生态环境治理的资金突破10亿元。 卫辉人在芦苇丛生、荷花摇曳的“江南水景”中垂钓休闲、跳舞健身,享受生活乐趣的同时,惊喜地发现生态效益所带来的经济快速崛起和综合社会效益: 每年比干诞辰庆典期间,海内外比干后裔来到有“天下林氏根”之称的比干庙,不仅仅是寻根问祖,还携儿带女到卫辉古城品味水乡魅力,到南太行原生态旅游带观光。卫辉现在每年接待海内外游客已达到40万人次以上。
多年栽下的“生态树”,加上卫辉市坚持实施优化投资环境战略,引来了一只只“金凤凰”,五六年的时间里,先后有百威啤酒、北新建材等世界强和国内强及13家上市企业在此落户。卫辉在荣获“省投资环境优化奖”后,已成为河南最富吸引力、凝聚力、创造力的投资热土之一。继“省历史文化名城”、“省级文明城市”、“省级园林城市”这些金字招牌后,年7月卫辉市凭着优良的生态环境荣获“中国最佳文化生态旅游城市”。一个个闪光的招牌使外地的投资商们趋之若鹜,目前,又有上百亿元的投资项目正在洽谈中…… 在短短十几年时间,卫辉市的生态环境完成了从“自由王国”到“理想王国”的跨越。成效虽然骄人,但卫辉人深谙“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自然法则,不敢停下来歇口气。目前,《卫辉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已与清华大学联合修订完毕。规划总体目标是将明清时期的环城水系全部疏浚还原,构成由河渠、湖塘、水景组成的“日”字形水系景观网,将望京楼、徐家祠堂、镇国塔、孔子击磬处等名胜古迹穿缀其中。并计划利用南水北调工程穿境而过的便利,实施“引水济湖”工程…… 文章原载《人民政协报》 来源:卫辉慢生活 欢迎加入卫辉微圈互动群 加入须知因为腾讯规则限制:人以上需要邀请才可加入,想加入本群的朋友请添加客服北京哪家医院治白癜风北京白癜风费用大概多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