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之心,人皆有之,爱家之意,岂能淡然?从一个驿站走到另一个驿站,从一座山走进另一座山,我十分庆幸我能来到营盘,并游览了这里的山山水水。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营盘的山水培育了我对第二故乡的深厚感情。我爱营盘的山水,我爱营盘人民的豪爽与豁达。我曾在营盘感受大自然的和谐之美,体验山里人的纯美真情。 登牛棚梁子 营盘风光,可谓奇、秀、险,营盘山水,堪称秀丽而神奇。在营盘的日子里,我最热衷于蹬牛棚梁子。 诗曰:牛棚梁子高峰,无限风光葱茏。有朝一日开发,倾倒游客无穷。 牛棚梁子最高海拔米,巍峨而雄奇,曾有文客骚人感叹曰:不蹬牛棚,不知山高,难见奇峰;不来营盘,难找人间纯美真情。又曾有赞诗云:百山千里一回峰,峦嶂相拥凸牛棚,绝顶一览众山小,名冠黔中第二峰。牛棚梁子乃黔中第二峰,自然风光优美,巍峨而险峻,望之如擎天之柱,蹬之豪气万千。 山脚有草场,有羊群,有零星杜鹃花点缀。坐在牛棚脚下的草场上,任凭温柔的轻风抚弄你的脸颊,摆上美酒,品上烤得香喷喷的牛肉羊肉,绿茵茵的嫩草随风起舞,为你助兴,直舞出了大自然的风情,多情的杂花飞絮,为你添雅,似乎要将你淹没。酒酣耳热,豪情尽释,细细地品谈家常,品谈人生,是何等的情趣啊!人生,正如哲人所说:太想得到的得不到,得不到的更想要,到最后,才知道,名名利利是飘摇,理当看破红尘,“细推物理须行乐,何用浮名绊此身”?每日小酌于牛棚草场,看花开花落,观云卷云舒,岂不美哉!不是无进取精神,也不是情趣低落,而是不喜欢追波逐流,我喜欢自然生活,一切随遇而安。 山腰有镶嵌着十八个大小一致的山头,似佛像,人称十八罗汉;有充满诗情画意的羊肠小道,陡峭而峻险,使整个山峰显得神秘而自然,包容而和谐。低矮的翠竹,稀疏的灌木,如山在守护使者,似山里的迎客,招手、弯腰、点头,不住地致敬,迎来送往山里的客人。杂草密而齐腰,花絮漫天飞舞,将整个山峰装点得像一位亭亭玉立、身姿婀娜、从天而降的仙女,仿佛头尚在云间,脚已着地。蹬至牛棚山腰,或站或坐,或仰或俯,或眺或瞻,或歌或舞,或谈或笑,不知什么时候,你也仿佛仙风道骨,心净而灵,如《红楼梦》里那位漂游逍遥,来去如风的仙僧。我向往自然生活,我羡慕长在山野烂漫处的花草。 吁噫呼,巍峨高哉,这就是名冠黔中第二峰。蹬至山顶,俯瞰大地,群山如林,万峰如海,火车似蟠龙,使你有一种天下风光,尽收眼底的感觉。抬头看天,伸手可摘云朵,有一种“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的意境。天仿佛在渐渐地低了下来,云朵似乎就在头顶,慢慢地淹没了你的身体,人与天之间,仿佛已不足那“三尺之三”了,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跨一匹骏马,挥一条魏武神鞭,也学“指点江山,激扬文字”,体验“快马加鞭未下鞍”的神兵天降般英勇的红军气概,仿佛自己就是那武林至尊,天下第一,轻功达至化境,来云如风的高手。环顾四周,横扫千里方圆,石林、峰林有“倒海翻江卷巨浪”之气概,“一览众山小”的诗韵飘至心间,使你诗兴酒兴纷至,真切体验文客骚人的清雅。我喜欢蹬山,喜欢在牛棚高峰上听那诗人摆渡的故事。 探营盘溶洞 营盘风光,以“幽、奥、旷”著称,堪称神奇的喀斯特王国,民间文化资源丰富。成为营盘的山里人,我喜欢探营盘溶洞和民间文化。 营盘溶洞有天星洞、燕子洞等,洞内钟乳、石笋、石牙、石幔等地下雄姿堪称神奇,有如牛魔王摩云洞般壮观,有如孙悟空水帘洞般神秘,探之乐趣无穷。 燕子洞因为燕子集中居住而得名,约有燕子千余只,从不惧怕人,当地的人们也从不侵害燕子。当你站在洞口,敞开胸襟,小燕子便乖巧而温顺地飞入胸襟内,使整个自然显得和谐而可爱,因而人们又将此洞称之为和谐洞。看着燕子在高空自由翱翔,你会禁不住哼出那首对天空充满着向往的歌:“我是一只小小鸟,想飞多高就飞多高。”其实,人又何尝不是一只小鸟呢?童年时,可谓是想飞多高就飞多高,想飞多远就飞多远,长大了,恋爱了,不敢飞得太高太远了,成家了,变老了,就怎么飞也飞不高了。社会,理当以和谐而美。人生,理当常怀平常之心,心平气和地去面对人生,面对生活的每一天。 天星洞因在洞内观洞口如星而得名,洞内石钟乳形百态石笋、石幔、石钟千奇百怪,有像观音者、如来者,有各类动物像,其中像水牛耳朵者居多,有如牛魔王的摩云洞身壮观,故又有人称作摩云洞。洞内有小块的梯田,有金黄的荞饭,当地人迷信地称为鬼洞。其实,鬼为何物,无形可状,有人说,像人、像怪物、像风。阴阳先生说,人活着是人,人死了变鬼。正如哲人所说,“站着的未必是人,我看见倒下的鬼;倒下的未必是鬼,我看见爬起的人”。如此说来,真正的是鬼亦人者人亦鬼也! 探民间文化 是谁洒落这星星点点的生命之种,发芽生根?是谁家的燕子衔泥洒落的孤独,落地生根?这里的民间文化,是那样的纯美而怡人心志! 诗意营盘,孕育纯朴民风民俗,更孕育了丰富的民族民间文化。营盘的每一个地名都是一句优美的诗句。诗曰:青叶绿草昼夜香,家禽都到运动场。巍巍群山耸立处,笑口常开少年狂。一年四季常喜庆,优良传统美德扬。北盘江畔宜安营,牛棚山下好屯兵。诗中分别道出了全乡的六个村名和乡名,“青叶绿草昼夜香”,即兰花,指兰花村;“家禽都到运动场”,即鸡戏,指鸡戏坪村;“巍巍群山耸立处”,即高峰,指高峰村;“笑口常开少年狂”,指哈青村;“一年四季常喜庆”,指罗(谐音乐)多村;“优良传统美德扬”,指红(谐音弘)德村;“北盘江畔宜安营,牛棚山下好屯兵”,首意指营盘乡位于北盘江畔的牛棚梁子脚下,其意指安营屯兵的地方,据《水城县志》载,清朝曾有一姓钱的土司于境内修建一大型营盘,并屯兵于此,故名营盘,道出了营盘乡的名称及其来历。 营盘境内的民间文化主要有红军长征小分队过营盘时留下的红色文化以及具有地方特色历史故事、地名故事等民间文化。听之优美动人,品之充满哲理。“人和”洞的故事告诫人们以“和”为贵;“团结”洞的故事告诉人们团结才能战胜自然;“望乡门”的故事激发人们热爱家乡的热情;“思乡林”的故事勾起了我这个山里人对另一座大山的思念之情;“仙女溏”的故事揭示了善因善果的自然规律;“情人桥”的故事展示了人间的纯美真情;再现了“情人桥上情人去,常使离人泪沾巾”的婉约情景。还有那鸽子花的故事、英雄坡的故事、秦皇赶山的故事……营盘的故事很多也很美。 一方水土,有一风情,一个民族,有一种精神,从营盘文化中,可窥营盘人民热爱和平,勤劳勇敢,纯朴善良,不甘落后,不怕困难,迎难而上,团结协作,争先创优的民族精神之一斑。营盘,有探不尽的民间文化,有听不完的故事。 穿越北盘江大峡谷 有人喜欢探险剌激,有人善于小心谨慎,而我则喜欢自然和谐,自由自在、自娱自乐。我不是一个探险家,但我敬佩探险家们不畏生死,敢于挑战的精神,喜欢看那穿越北盘江死亡峡谷的情景。 营盘风光的“险”,莫过于穿越北盘江大峡谷。北盘江大峡谷峰林怒拔,崇山峻岭依岸对列,河谷深切,相对高差在米至米之间,险峻而神秘,人称“死亡谷”。小时听老人们说,北盘江大峡谷乃大禹治水之前尖角老龙的杰作,为了打通这条河道,据说尖角老龙的角还被打断了长长的一截。经过不知多少个年代之后,尖角老龙耗尽了全身的精力,浩浩荡荡的江水奔流而过,气势磅礴的北盘江大峡谷产生了。之后又经过智慧勇敢的人民,世世代代的改造奋斗,著名的高家渡铁索桥、北盘江大桥的产生,组成了风景宜人的北盘江大峡谷风景区。 穿越北盘江大峡谷,欣赏多娇的祖国河山,将自己完全融入自然,站在北盘江大桥上看火车飞驰而过,看花开花落,看云卷云舒。太阳,是温柔的。风,也是那样的善解人意。只有这山这谷这桥,显得格外的威武雄壮,神奇壮观,滔滔的江水更增添了这一级景区的大自然神韵。山谷间,偶尔飘扬民族姑娘银铃般清脆的歌声笑声,激荡着你每一个骨骼子里的每一滴热血,激发你“人之初”的善良本性。正如圣人所云,人在刚刚哇哇坠地的那一刻,其本性都是善良的,只是在现实生活中,有的人逐渐变坏罢了。(摘自《中国凉都》张周虎) 欢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