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3/19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12月22日上午10时,中国共产党六盘水市第八次代表大会在市机关会场开幕。李刚代表中国共产党六盘水市第七届委员会向大会作题为《坚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一门心思抓高质量发展奋力在现代化新征程上谱写幸福六盘水精彩篇章》的报告。

六盘水市第七次党代会以来的五年,是六盘水进入新时代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五年。五年来,站在千年梦想与百年目标交汇的历史关头,置身世纪疫情与百年变局交织的复杂环境,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与转型升级阵痛叠加的严峻形势,六盘水始终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坚决落实党中央和省委决策部署,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意气风发踏上现代化建设新征程,满怀信心迈向幸福美好新生活。

加强思想政治引领,为建设幸福六盘水筑牢了坚实的思想根基

六盘水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始终把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重要讲话精神作为一切工作的根本遵循,心怀“国之大者”、捍卫“两个确立”、提高“政治三力”,“四个意识”更加牢固、“四个自信”更加坚定、“两个维护”更加坚决。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扎实抓好党史学习教育及省委“牢记殷切嘱托、忠诚干净担当、喜迎建党百年”专题教育,成功举办改革开放40周年暨建市40周年、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周年等系列重大庆祝活动。全市人民坚定不移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奋进新征程、开启新生活的力量更加强劲、行动更加坚决!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为建设幸福六盘水注入了坚定的信心决心

提前一年整体摆脱绝对贫困,所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11.6万易扶搬迁群众住进了新家园,脱贫攻坚成效考核连续5年位列全省“第一方阵”,东西部扶贫协作国家成效考核连续3年为“好”,书写了贵州脱贫攻坚的六盘水精彩篇章!在这场伟大的脱贫攻坚战中,广大党员干部以初心换民心、社会各界人士用真情扶真贫,在六盘水大地奏响了荡气回肠的时代赞歌!全市人民共建美好家园、追求幸福生活的信心更足、决心更大!

坚持发展第一要务,为建设幸福六盘水奠定了丰厚的物质基础

六盘水围绕“两手抓、两促进”强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正常生产矿井实现“两化”改造全覆盖,新增释放优质产能超过万吨,首钢水钢集团连续五年实现盈利;谋划推进七大产业板块全链条发展,氢能产业在全省实现“四个第一”,形成省内链条最完整的铝及铝加工产业集群。国家级专利优秀奖、院士工作站和省级重点实验室实现零的突破。以“凉都三宝”为重点的特色农业种植面积近万亩,刺梨种植和加工规模全国最大,红心猕猴桃种植规模全省最大,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和国家农业龙头企业实现零的突破。全市A级旅游景区从“十二五”末的1个增加到47个、其中新增4A级景区13个,盘州市成功创建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野玉海山地旅游度假区全省第二个获评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新增省级旅游度假区9家;获批建设8个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盘州撤县设市,水城撤县设区,六盘水高新区挂牌成立,城市建成区面积扩大33.8平方公里,培育郎岱、柏果、玉舍、大湾等9个全国重点镇。年获批创建全国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年度国家考评获得“优秀”,并获得国务院督查激励,农业提质增效“两园一田”建设、传统工业循环化改造绿色转型2项经验获全国通报表扬和推广,入围国家“十四五”重点支持示范区。全市产业发展基础不断夯实,为全市人民共享幸福美好奠定了良好基础!

着力打基础补短板,为建设幸福六盘水提供了坚实的硬件支撑

沪昆高铁境内段、安六高铁建成通车,盘兴高铁开工建设,在全省率先实现“县县通高铁”。建成盘兴、六威高速公路,六赫高速公路通车在即,纳六晴、六安高速公路建设有序推进,安盘高速公路开工建设,“三横一纵一环”高速公路主骨架全面形成。乡镇通二级及以上公路占比高于全省平均水平26个百分点,30户以上自然村寨实现硬化路“组组通”,成为国家级“四好农村路”市域示范市。建成水库31座、在建23座,在全省率先实现市级有大型水库、县县有中型水库、乡乡有稳定水源。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升级提前完成。天然气管道实现“县县通”。5G基站覆盖城区及重点区域,获批建设国家电信普遍服务试点市。生产生活条件的极大改善,使全市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支撑更为有力、更加坚实!

狠抓生态文明建设,为建设幸福六盘水积累了宝贵的绿色财富

六盘水市中心城区环境空气质量创下连续天%优良率的纪录,环境空气质量彻底摆脱长期全省挂末的被动局面。获批创建国家城市黑臭水体治理示范城市,市中心城区黑臭水体基本消除;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保持%。在全省率先完成“十三五”绿色矿山建设任务,节能减排目标全面实现。建制镇污水处理设施和小城镇生活垃圾清运实现全覆盖。生物多样性加快恢复,森林覆盖率达到62%,被命名为“贵州省园林城市”。绿色成为六盘水最靓丽的底色,全市人民的生态幸福感显著提升!

加强精神文化建设,为建设幸福六盘水激发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三线”精神发扬光大,涌现出全国改革先锋余留芬、全国道德模范杨波等一批时代楷模。成功夺取全国文明城市“金字招牌”,在全省率先实现省级文明城市全覆盖。推出《支格阿鲁》《大三线》《正是青春璀璨时》等一批文艺精品,培育壮大民乐团、轻音乐团等一批群众性文艺团队,消夏文化避暑旅游季成为“开放的平台、百姓的舞台”,成功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一县一特”“四季四品”体育赛事活动逐步成熟,“六马”成为国际田联“铜标赛事”和中国田径协会“金牌赛事”。全市人民的自豪感和归属感明显增强,热爱六盘水、建设幸福六盘水的热情持续高涨!

大力保障改善民生,为建设幸福六盘水营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速高于经济增速。每年办好“十件民生实事”。城镇新增就业累计超过44.8万人。教育发展取得长足进步,学前三年毛入园率、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高中阶段毛入学率、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在全省率先开展紧密型“医共体”建设试点;成功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取得战略性成果。质量工作考核连续五年保持全省“第一方阵”,成为省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城市居民集中供暖面积近万平方米,成为南方第一个集中供暖的城市。守好安全生产、政府债务等风险防控底线,生产安全事故起数、死亡人数连续五年实现“双降”。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成效明显,获批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全市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明显提升,对幸福美好生活有了新的更高期待!

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为建设幸福六盘水注入了强劲的发展动能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扎实推进。党政机构改革全面完成。“三变”改革9次写入中央文件,获批创建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易扶搬迁“两个社区”创建入选全国农村公共服务典型案例。教育改革在全省实现“四个率先”。全国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工作有序推进,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通过国家验收。六盘水海关实现快速通关,妥乐论坛上升到省级层面举办。“放管服”改革成效明显,政务服务标准化建设和综合考核位居全省前列,营商环境排名连续两年全省第二。制约推动高质量发展和创造高品质生活的体制机制障碍正在加快破解,经济社会发展迸发出更为强大的活力!

强化民主法治建设,为建设幸福六盘水汇聚了磅礴的奋进合力

六盘水全面支持和保障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市纪委市监委以及市法检“两院”依法依章履职尽责。法治六盘水建设深入推进,“七五”普法圆满完成,“八五”普法全面展开,出台7部地方性法规。爱国统一战线持续巩固壮大,创成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作用充分发挥,老干部、关心下一代等工作成效明显。党管武装、退役军人事务、国防动员等工作扎实有效,全国双拥模范城实现“四连冠”。全市生动活泼、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持续巩固发展,社会公平正义不断彰显,凝聚起建设幸福六盘水的坚实社会基础和广泛社会合力!

全面加强党的建设,为建设幸福六盘水提供了坚强的政治保障

六盘水深化拓展“五联五共”党建联建机制,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七个专项行动”深入推进,抓党建促脱贫攻坚取得显著成效,意识形态工作“四张清单”有效落实。县、乡换届全面完成,村(社区)换届有序推进,干部队伍结构得到优化。构建“七个并重”人才工作格局,全社会爱才、惜才、敬才的氛围更加浓厚。纪检监察体制改革持续深化,“四责”协同工作格局逐步形成。常态化开展警示教育,用好监督执纪“四种形态”,持之以恒纠治“四风”,抓实政法队伍教育整顿,七届市委巡察实现全覆盖,一体推进“三不腐”标本兼治综合效应逐步显现。全市风清气正、心齐气顺的政治生态持续向好,干事创业、向往美好的精气神持续提振!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刘定珲聂建云顾冰洁

一审聂建云

二审刘定珲

三审马刚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shuichengzx.com/scxjt/13351.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