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8/5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操场宽阔平整、校舍干净整洁、教室崭新明亮、教学配套设备应有尽有……位于六盘水高新区红桥街道严家寨社区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的水城区第四小学,优美的校园环境和雄厚的师资力量,让众多搬迁群众孩子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教育。

“学校就在家门口,从家到学校,走路也就几分钟时间,非常方便。”谈起如今的上学条件,水城区第四小学四年级(1)班学生彭永春很开心。     年,彭永春随父母从新街乡大元村彭家寨组搬到红桥街道鱼塘社区。很快,她从老家的小学顺利转入紧邻搬迁点的水城区第四小学就读,和城区的孩子一样,享受到了同等的优质教育。

“这里校园环境优美,老师认真负责,很高兴能在这里就读,我也会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用优异的成绩回报大家的关心和帮助。”彭永春表示。     水城区第四小学,也称为水城区第二小学严家寨校区,是水城区第二小学集团成员学校之一,按照一个法人、四个统一的要求,推行“一校制”管理。

该校年9月投入使用,现有34个教学班、81名教师、学生,其中来自易地扶贫搬迁家庭的学生多达余名。     建校以来,学校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安置点搬迁群众办好“家门口”优质学校的工作宗旨,多措并举为搬迁群众子女营造公平、优质的教育环境。

水城区第二小学党总支分别从集团内3个党支部中抽调市区级名师、骨干教师、名班主任、教学能手等40余人,充实到水城区第四小学,夯实师资力量。     水城区第四小学推进学校建设标准化、教育教学信息化、教育资助帮扶普惠化,积极开展“红心向党”为主题的实践活动,开发“1+4+N”社会情感教育校本课程,形成工作规范化、教育专业化、活动品牌化体系,以优美的校园环境、优越的办学条件、优秀的师资队伍、优良的工作业绩,为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学生“有学上”“上好学”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学校常态化开展阅读、合唱、书法等40余项特色课程(活动),帮助学生融入新环境、适应新生活、取得新收获;定期开展“群文阅读”讲座、培训、课例研究等校本研修及教师阅读交流、学生阅读展示、书香班级、书香校园等活动,组织抓好“群文阅读”相关研究工作;充分利用PDC国际教育联盟、中国好老师基地、全国教育名校教育科研基地等平台,与北京石油学院附属实验小学、北京市朝阳区呼家楼中心小学、福建省厦门市延奎小学、大连市中山区中心小学、大连市中山区东港第一小学等20余所区内外学校结对帮扶,与贵州理工学院、贵州科技馆、六盘水市科技局等高校或部门紧密协作,促进学科教学、科技实践、艺术课程等优质教育教学资源共建、师资共享、学生共育。   ……

建校三年来,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大幅提高,先后获得省优秀少先队集体、市文明校园、市优秀少先队中队、水城区教育工作先进集体、水城区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学校等多项荣誉称号。学校在每学期区级组织的质量监测中成绩名列前茅,师生在各类比赛中获奖百余人次。年5月被列为全省基础教育工作会暨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学校现场会观摩学校。

“下一步,学校将坚持党建引领,深入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着力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奋力谱写学校发展新篇章。”水城区第四小学党支部书记、副校长龙钧表示。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谢勇勇

编辑黄瑶

编审马刚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shuichengzx.com/scxjt/12734.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