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养宜居春似锦,田园乡村入画来。
满山樱桃树绿叶迎风招展,遍布房前屋后;改善一新的村庄镶嵌在樱桃林里……4月27日,六盘水市委乡村振兴领导小组暨乡村振兴现场观摩会举行。六盘水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黄家忠带队走进全省50个特色田园乡村·乡村振兴集成示范试点之一的水城区蟠龙镇百车河社区进行观摩,进入村寨,一幅美丽的乡村画卷映入眼帘。
年以来,百车河以列入“特色田园乡村乡村振兴集成示范试点”为契机,立足良好的生态环境和宜居的气候条件,开展生态建设,沿百车河沿线结合“水车文化”充分发展农耕场景,还原稻田场景,丰富村庄产业及乡土风貌。新建污水处理设施,实现污水就地达标排放;新建屋面雨水收集系统,改造村庄道路排水系统。增设垃圾分类设施,规范垃圾分类、收集和处置,提高垃圾处理能力,让村庄生活垃圾治理到位。
“以前村里环境脏乱差,经过改造,环境越来越好,污水横流的时代一去不复返咯。”住在舒适的两层平房里,村民李真鹏生活无比惬意。
提升村容,该社区走符合乡村实际的路子,尊重农村习俗,塑造田园意境,打造优美、独特、富有吸引力的乡村美景。就地取材,使用低成本乡土材料及本地植物,建造平方米的文化活动场所、多功能全民健身园、田园体验园以及田园驿站。提升村庄道路,改造村内部分水泥路、陡坡路段,新建村庄太阳能照明路灯。农房改造提升,开展屋顶改造、外墙翻新、外窗改善,与周边城镇小区、景区建筑相融合,完成厕所改造,新建三个化粪池。一个个项目实施,村容村貌焕然一新,美丽呈现。
随着环境改善,加速产业崛起,以“三变”改革为引领,围绕亩红心猕猴桃、亩玛瑙红樱桃“两红”农业,开展标准化果园建设,推动产量质量提升;发展林下经济和稻田经济,林下套种蔬菜,提高经济效益;打造一处产学研教育基地,建设集生产、教育、科研等于一体的农业基地,为周边乡村产业发展提供技术示范,提高标准化、规模化、品牌化水平。同时,依托百车河所具有的“百车河景区”,以水(水车)文化为特色,以康养为目标打造现代田园乡村,依托温泉度假的优势,结合农旅一体化、养生、度假、休闲等要素,紧扣“山水相依?幸福甜园”主题进行田园式康养产业开发,同步完善康养配套设施,打造乡村田园风光,铸造“康”是方向,“养”是过程的康养村居。
发挥党组织对发展村集体经济的引领作用,按照“党支部+公司+合作社+农户”运营模式,将百车河种养殖合作社作为蟠龙镇村集体经济合作社示范社进行打造,深度实施“三变”改革,支持村集体经济合作社优先承建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建设、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等涉农项目,大力提高村集体经济运营能力,实现村集体经济积累不断壮大。
此外,该社区重视传统村规民约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融合,构建全民共建共享的“自治、法治、德治”乡村治理体系。探索创新提出了“党建+乡贤+村民自治网格”的基层治理新模式,激发乡村振兴活力,推动农业产业提质增效、农村文明进步、农民增收致富,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一路观摩,与会人员深刻感受到乡村振兴带来的变化。六盘水市委副秘书长、市乡村振兴局党组书记李卫杰说:“百车河社区的变化,充分把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放在第一位,发挥乡贤、寨老、两代表一委员的作用,把自治、法治、德治很好地结合起来,实现共建共享共管的管理格局。” 六盘水市住建局局长黄浩表示,百车河社区在推动乡村振兴中,旧貌换新颜,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开展宜居农房建设中,要结合农村实际,按照“一分、三净、五改”“两化、四拆”“两清、三园”建设标准,合理利用乡土元素,实施菜园、果园、花园,保护农耕文化,留住乡土味道,实现村在景中、景在村中,打造幸福美好自然生活空间。
六枝特区落别乡乡长李荀说,“观摩百车河社区,我们收获满满,全村环境卫生好,产业兴旺,人人参与村寨建设,为我们提供了经验借鉴。我们落别乡两个市级特色田园乡村·乡村振兴示范试点,通过前期打造,基础设施得到提升,但与目标要求有一定的差距,我们将把产业、人才、生态等融入进来,全力推动乡村振兴。” 来源:天眼新闻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