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治疗白癜风一般下来得多少钱 http://m.39.net/disease/a_5416226.html 编者按:年,全市上下在省市统一部署下,以“五项竞赛、十大行动”为抓手,不断深化“五水共治”(河长制)工作,在“三五七”的重要节点之年,达到预期目标,取得显著成效。全市各乡镇(街道)依法治水、科学治水、铁腕治水、智慧治水,有力有效推进行业整治,进一步淘汰落后产能,倒逼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为新兴产业发展腾出空间,迎来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三新”经济发展新曙光,江河湖泊溪塘沟渠……水域生态环境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水清、岸绿、景美的美丽风景线在1.68万平方公里的版图上徐徐展开……为打造“数智杭州·宜居天堂”和保障亚运水环境贡献治水力量。 为全面展示20佳乡镇(街道)的“五水共治”成果,我们特推出《二十佳镇街·对话一把手》栏目。今天带大家走进临平区塘栖镇,对话塘栖镇党委书记於忠。 塘栖镇名片 塘栖镇地处临平区北翼,镇域面积79平方公里,下辖18个村,10个社区,常住人口约15万人。镇域内水系发达,河网密布,京杭大运河穿镇而过,有镇级及以上河道39条,小微水体余处。 近年来,塘栖镇围绕“流畅、水清、岸绿、景美、宜居”的治理目标,坚持科学治水、依法治水、全民治水、长效治水的原则,严格落实河长制工作,通过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污水零直排、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等各项举措,打好治水攻坚战,水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提升。先后成功创建省级美丽河湖2条、市级美丽河湖1条、区级美丽河湖1条。 省级美丽河湖京杭大运河(塘栖段)年,塘栖镇成功创建“污水零直排镇街”,同年获评为杭州市“乐水小镇”、杭州市“五水共治”(河长制)工作“二十佳”镇街、浙江省“五水共治”(河长制)工作考核优秀乡镇,治水成效稳步提升。 Q 主持人:首先恭喜塘栖镇荣获年度杭州市“五水共治”二十佳镇街。在推进“五水共治”过程中,塘栖镇有哪些有效举措? 於忠:首先,非常感谢省、市治水办对塘栖“五水共治”工作的肯定。塘栖镇依水而建、因水而兴,既是大运河畔的千年古镇,也是江南水乡的典型代表。近年来,我镇深入实施“五水共治”工作,着力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人居环境。 一是画好一张作战图。塘栖地处运河流域,镇内河道交错,水网密布,有镇级及以上河道39条、湖漾9个,水域面积5.78平方公里,是连接京杭大运河与临平城区水系的重要枢纽。近年来,我们按照“五水共治”“治水剿劣”相关工作要求,通过实地踏勘、无人机航拍等形式,全面排摸更新河道信息,形成全镇河道“一张图”。对所有河道制定“一河一策”,做到底数清、情况明、点子准。 二是建好一个项目库。我们始终狠抓项目建设的“牛鼻子”,建立塘栖镇“五水共治”项目库,按照建设类、非建设类将项目分为两大类,建设类主要包括“污水零直排区”建设、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水利设施建设等,非建设类包括河道保洁养护、创建先进等,各项目均按项目化管理要求,明确时间表、任务书、责任人,确保无论是镇班子成员还是村社河长都能吃牢责任。围绕全镇历年“五水共治”目标任务和政府民生实事项目建设安排,近3年来,我们累计投入资金3亿元,实施“污水零直排区”建设、河道整治、水利设施提升等方面新建、续建项目26个,为水环境持续稳定向好提供了有力保障。 塘栖镇党委书记於忠(左一)巡查河道三是打好一套组合拳。为取得“五水共治”的全面胜利,我们及时调整完善以书记、镇长为“双组长”,分管领导各司其职的镇“五水共治”工作领导小组,统筹面上工作。同时,根据“行业治水线上管、村社治水属地管”的原则,层层压担、分类施策,确保实现精准治理、动态治理、长效治理。比如“污水零直排区”建设工作中,我们及时制定镇级方案,成立由农业、城建、城管、经发等组成的联合行动队,分线协作,齐抓共管,合力推进“污水零直排区”建设。 在全镇上下的努力下,近年来我镇治水工作成效显著,年全镇90%的河道水质达到Ⅳ类水及以上,丁山湖和大运河(塘栖古镇段)先后被评为省级美丽河湖,成功创建“污水零直排镇街”,并获得杭州市“五水共治”二十佳镇街等荣誉,进一步擦亮了江南水乡的生态底色。 Q 主持人:在“五水共治”(河长制)工作长效治理方面,塘栖镇有哪些探索实践? 於忠:治水是一项综合性系统性极强的工作,要想见效快、管得牢、谋长远,我们围绕工作推进中的盲区、难点、关键点做了三个方面的探索: 一是落实动态监管。我们安排专业力量对河道雨水口、污水零直排点位、农业面源等盲区死角动态巡查,发现问题及时组织人员查看现场、查找原因、研究对策、跟踪督办、形成案例,并建立回头看机制,确保问题不反复。年累计发现雨水口晴天排水、倾倒建筑垃圾等问题余个,均在第一时间完成整改。 二是强化数字赋能。结合城市大脑塘栖数字驾驶舱建设,加快智能化设施设备应用普及,积极探索“数字治水”模式。比如,在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中,我们针对运维速度滞后等难点问题,运用大数据、物联网等数字化手段,对45个处理终端进行可视化监控,实时掌握终端运行和水质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落实整改。 三是发动全民参与。“五水共治”的关键是共建共享。近年来,我们通过大型活动、媒体报道等途径大力宣传动员“五水共治”工作。借助“栖愿汇”志愿服务平台,广泛招募志愿者组建“河小二”等志愿服务队,常态化开展“全民清洁日”等活动,营造全民参与、共建共享的浓厚氛围。 塘栖镇党委书记於忠(右一)检查水利防洪设施 Q 主持人:塘栖镇“五水共治”工作下一步的重点和举措有哪些? 於忠:下一步,我们将紧紧围绕省、市、区治水工作相关要求,在巩固提升的基础上进一步打响塘栖水乡湿地品牌。 一是全力补短板。根据当前我镇基础设施数字化率不高、人员专业化程度偏低、治水网络尚未打通等短板弱项,我们计划通过推动智能化、专业化,解决痛点难点,打好水质提升攻坚战。 二是合力抓长效。建立健全“污水零直排区”建设、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两套长效运维体系,打造“建管提升一张网”,确保长效运维落到实处。 三是努力争先进。持续做优生态环境,做好“水”文章。加快推进以丁山湖、北塔洋为圆心的湿地核心圈建设,打造水乡风韵线2.0版本,努力争创省市“五水共治”实践窗口、“一区一品”示范标杆。 接下来的治水工作,我们塘栖镇将学习传承多年来的好经验、好做法,推动“五水共治”工作迭代深化,彰显“运河古镇杭北新城”更高水平、更高质量的生态之美、人文之美、和谐之美,全力打造生态秀美的“湿地水城”。 省级美丽河湖丁山湖一隅 来源丨杭州市治水办临平区治水办 图文整理丨朱建效编辑丨粒粒 责编丨姚晨监制丨余博俊 转载请在醒目位置标注出处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shuichengzx.com/scxfc/10946.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