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5/16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贵州民族报路琳有些在平常人看来简单的事,对于某些人来说却很困难,那近乎不可能的绝望,以及难以言喻的痛苦,都阻碍不了吴贵全,一张纸,一支笔,绘出自己的梦想!

一场意外,与绘画结缘

来自水城县比德镇齐心村木桥组村民吴贵全在四岁的时候,因为不慎摔倒,然后就无法动弹了。但因家里困难和村里有限的医疗条件,使吴贵全没有得到好的治疗,从此他的身高就被永远地“定格”在82厘米,经过鉴定,属于一级重度残疾。

因为肢体残疾,吴贵全行动不便,只能长期卧床,而他的童年也就是在家里的床上度过,直到16岁才能勉强坐起来。

“在我16岁那一年,我看电视的时候,发现那些明星好漂亮啊!真想把她们画下来!然后我就请朋友给我买了3毛钱的本子,一块钱的笔开始画画,我清楚地记得我画的第一幅画是《还珠格格》里面的小燕子。虽然我常年卧床,但是我有很多朋友,朋友们知道我画画,都非常支持我。我每画完一幅,他们都会要走我的画去欣赏,那个时候,我才感觉到人生有了一点点趣味。”吴贵全告诉记者。

这一画,就从16岁画到了18岁。随着年龄的增长,家里的兄弟姐妹和朋友们都外出打工了,身边没有了朋友们的支持和鼓励,吴贵全开始慢慢没有了画画的兴趣。

躺在病床上的他万念俱灰,连最基本的站立行走都做不到,还如何做其他事情,那时他感觉到整个世界都充满了黑暗,他迷茫,绝望,用这个残缺的身体该怎样在这个世界上存活呢?他想放弃,但是他的父母家人始终陪伴在他身边,一直开导他,鼓励他。

吴贵全24岁时,慢慢开始学着走路。因为手脚都已经弯曲变形,行走起来还是十分困难。尽管步履维艰,吴贵全还是不肯放弃,不甘心自己就这样一辈子无法行走,于是他坚持不懈地锻炼。

直到他25岁的时候,吴贵全已经能拄着拐杖慢慢行走了。

梦想总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会走路的吴贵全又有了更大的梦想,他想走出这个家门,去看看家以外更大的世界。

梦想与现实的距离

26岁的吴贵全,当时最大的梦想就是去北京。

“不管多辛苦,我都想去北京,我也知道我的身体,这几乎不可能!”吴贵全说。他从乡下来到水城县城,全得到了很多朋友的帮助。这家住几天,那家住几天,轮流在朋友家住。虽然朋友们对他很好,但他始终觉得自己给别人增加了负担。

于是他向朋友借了块钱,去批发一些袜子等日用品来摆地摊卖。“因为经常都到处换地点摆摊,我的手脚不方便,出门都要着坐车,更不要说赚钱了,卖一天的钱只够打车费,甚至有时候还不够打车费。有一天好不容易卖了多块钱,却被骗子用一张元假钞换走了我大部分的钱。再加上我没有固定的摊点,相关部门没收了我的商品,我也就没有再摆地摊了。”吴贵全告诉记者。

万般无奈下,吴贵全找到六盘水市残联,希望能帮助其解决温饱问题。之后,水城县残联就安排他来到位于水城县双水的一家雕刻厂里学雕刻,

但是这种力气活,吴贵全因为身体原因无法胜任这个工作。雕刻厂领导只好给他安排了轻松的工作,但是每月领取几百元的工资,吴贵全的身体长期都要靠药物维持,所领取的工资入不敷出,最后也放弃了。

不幸中的万幸

吴贵全笑着说:“我虽然是‘不幸’的,但我又是‘幸运’的。因为我在最困难、最无助的时候,总会有人帮助我。”

在他很需要一台电脑的时候,水城县残联给了他一台电脑。吴贵全通过上网,查到山东的一家厂里专门出售画“花鸟字”的材料,而画“花鸟字”是比较适合自己谋生的办法。于是他就联系该厂家的老师。老师了解到吴贵全不能到厂学习的真实情况后,老师免费给他送了资料,2本书、4支画笔、多张画纸。吴贵全在家刻苦学习了一个月,就去了双水广场“营业”了。

“刚开始,我觉得我画的不好,特别不好意思摆摊,连续了好几天都没有开张。但我告诉自己,一定要克服自己害羞。再次去得时候,我大着胆子摆好桌子,开始画画。很多人看到我的情况,30元、50元……只要我画完,他们就给我钱。在这期间,我通过朋友借了元,水城县残联又支助了我元,购买了我现在代步用的残疾人专用电动车。”回忆起大家对自己的帮助,吴贵全感激的说。

在广场“工作”期间,吴贵全认识了一位叫吴研的姐姐。之后,吴贵全通过吴研加入了一个吴氏宗亲的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shuichengzx.com/scxcz/13774.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