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3/24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李从悠 http://m.39.net/pf/a_4305598.html

拒绝

小学化

  为深入贯彻落实《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幼儿园“小学化”专项治理工作的通知》(教基厅函〔〕57号)精神,扎实做好幼儿园小学化专项治理工作。在一些错误教育理念的影响下,家长普遍追求“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部分家长单纯认为孩子读书就是写字、算术,上幼儿园就是为了让孩子多学些知识,强调孩子的知识学习而不顾孩子的身心需求,他们“望子成龙”心切,不惜拔苗助长,渴望孩子在学习上取得好的成绩,助长了这种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

幼儿园教什么

  有很多人认为,幼儿园不上课,一个劲地玩,多浪费啊!事实上,幼儿园要做的大事是:发展孩子“社会性”行为,即社会交往、自尊、自律和亲社会行为等。

  以自尊为例,幼儿园要创设积极语言环境,例如,老师要认真听孩子说话,不要轻易打断,也不要用审判的语气给孩子下诸如“你太自私了”之类的结论。这些社会性行为虽然看不到,但是,它们才是孩子轻松迎接小学学习的秘密“武器”。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

  为深入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年)》和《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国发〔〕41号),指导幼儿园和家庭实施科学的保育和教育,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国家教育局制定《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

  为让您的孩子真正拥有幸福、快乐的童年,建议您认真阅读《指南》,相信您一定会有收获。

实施《指南》应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1.   儿童的发展是一个整体,要注重领域之间、目标之间的相互渗透和整合,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协调发展,而不应片面追求某一方面或几方面的发展。?

2.尊重幼儿发展的个体差异。

  幼儿的发展是一个持续、渐进的过程,同时也表现出一定的阶段性特征。每个幼儿在沿着相似进程发展的过程中,各自的发展速度和到达某一水平的时间不完全相同。要充分理解和尊重幼儿发展进程中的个别差异,支持和引导他们从原有水平向更高水平发展,按照自身的速度和方式到达《指南》所呈现的发展“阶梯”,切忌用一把“尺子”衡量所有幼儿。?

3.理解幼儿的学习方式和特点。

  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要珍视游戏和生活的独特价值,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合理安排一日生活,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严禁“拔苗助长”式的超前教育和强化训练。?

4.重视幼儿的学习品质。

  幼儿在活动过程中表现出的积极态度和良好行为倾向是终身学习与发展所必需的宝贵品质。要充分尊重和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帮助幼儿逐步养成积极主动、认真专注、不怕困难、敢于探究和尝试、乐于想象和创造等良好学习品质。忽视幼儿学习品质培养,单纯追求知识技能学习的做法是短视而有害的。

小学化倾向的表现

  1、小学内容搬到幼儿园,开始学习拼音、写字、算术、珠脑算,更有甚者学习以内的加减法。??

  2、布置家庭作业,在一小时以上。??

  3、幼儿园进行多种考试竞赛,有的幼儿园进行一年级的考试,并将次成绩作为宣传幼儿园教学质量的标准。??

  4、课堂教学为主,朗朗的读书声取代了幼儿的游戏。??

  5、小学化的教辅材料进入幼儿园。??

  6、幼儿背书包上学,课桌与小学一样摆放,学前班和大班的桌椅占满活动室,没有活动区。??

  7、家长“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对幼儿园的评价停留在写多少字、学多少加减法上。??

  8、小学有入学考试,将一年级的内容作为入学考试的内容。

“小学化倾向”的弊端

1、“小学化倾向”对幼儿的身体发展有害?

  “小学化倾向”对幼儿的身体发展有害。幼儿正处于长身体阶段,机体和神经系统都还比较弱。幼儿如果长时间地集中注意,大脑容易疲劳,会造成神经系统的伤害,并引起心理上变化,如表情呆板等。过早、过多的规范性学习还能导致幼儿近视、驼背、消瘦等身体不良症状产生。?

2、“小学化倾向”对幼儿的心理发展有害?

  “小学化倾向”对幼儿的心理发展有害。过早地对幼儿实施小学教育超越了幼儿心理发展水平。幼儿期的心理发展还不完善,还不具备系统学习的能力,如果此时强迫幼儿象小学生那样学习和做许多功课,他们的智力水平是跟不上的,如果学习过于吃力,幼儿会对学习产生厌倦、畏惧情绪,从而会扼杀幼儿的学习积极性。?

3、“小学化倾向”对幼儿的全面发展不利?

  “小学化倾向”对幼儿的全面发展不利。在幼儿阶段所进行的小学式教育,其实进行的只是单项智育,由于这种做法只重视单项智育或某种技能的发展,忽视了全面性发展的要求,结果,幼儿的非智力因素的发展被削弱了,其它各育的发展要求被忽视了,导致了幼儿身心发展的片面性。?

4、“小学化倾向”对幼儿的未来学习不利?????

  “小学化倾向”对幼儿的未来学习不利。由于一些学前班使用的是小学一年级教材,其教学内容和小学一年级是重复的。在幼儿阶段儿童如果学过了小学课本上的知识,他们刚上小学一年级时,不用花多大力气就可以获得好成绩,由于重复教育,使这些儿童养成了不动脑、不思考、生记硬背的不良习惯。当他们升入二年级以后,面对新的学习内容,一下子不能适应,结果学习成绩下降甚至学习跟不上的情况都得以产生。

幼儿不宜过早学写字

  许多家长很早就教孩子写字,这种做法显然是不妥当的。幼儿手部关节骨化过程还没有完成,手部肌肉的力量也很差,不能胜任需要持久用力的动作。再说幼儿的手、眼、脑的协调能力也差,他们写字时,眼睛总要盯住笔尖转。为了能看到笔尖运动,便歪着身子,侧着脑袋,并尽量使右侧的肩、肘、腕向前。因此可以说,过早地要求幼儿以正确的姿势和笔顺(从左到右从上到下)书写文字也是很困难的。?

  根据调查,2~4周岁的幼儿,90%处于涂鸦状态;5周岁的幼儿,95%能准确地临摹画画,但却有75%的幼儿不能以正确的笔顺、姿势稳定地书写简单的汉字(如:口、白);6周岁以上的幼儿基本上能以正确的姿势、笔顺准确地书写简单的汉字。因此,写字基本上是孩子入小学以后的事,不宜在幼儿期就提倡。

 防止小学化

  让我们携手

   共创幼儿健康成长!

编辑人:邱青莲

审核人:赖永发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shuichengzx.com/scxxw/8735.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