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4/1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文末有福利放送记得要看完喔-

童年时经常吃一种叫做“羊桃”的果子,褐色,卵形,比鹌鹑蛋略大,带毛。山民们挑着它们城里来卖,一如挑着其他各种山里产的野果一样。当地稍微有学问一点的人,会称这种果子叫“猕猴桃”。

羊桃当年的价格已经忘却,然而家里能够经常买,而且一买一大堆,想来也不算金贵。这种果子的口味和成熟度关系很大,摘早了,果肉偏硬,又涩又酸;摘晚了,又太软,容易磕挤;唯独不早不晚时候,才会在硬度和口感达到最佳的平衡。山民进城不易,摘果的时候不一定遇上合适的成熟度,而买的人,也只有听天由命。

成熟后的洋桃很好剥皮。剥开后,里面的果肉是绿色,有时候甚至是墨绿色。记忆中,口感个体差异很大,甜得腻人,酸得要命,总之是浓墨重彩,绝不平淡。

下乡上山玩耍的时候,也能在半坡发现它们,拖着长长的藤蔓,散漫地结着果子。遗憾的是,很少能碰上它们恰好成熟的时候了。

再见这货,已经是在法国。当时兴奋地和家人说,原来这里的超市居然也有“羊桃”卖。只是果子比较大,被贴上了标签,装在精美的纸盒里,价格不菲。

法国出产的OSCAR牌猕猴桃

法国的猕猴桃园

回国后,发现国内的超市也有类似水果出售,只不过价签上的名字改成了“奇异果,新西兰进口”。慢慢地,“羊桃”和“猕猴桃”都从自己的认知中慢慢淡出,只剩下了奇异果这个名字,仿佛奇异果就代表着新西兰,新西兰就代表着奇异果。而童年那些关于“羊桃”的记忆,只在对过往的怀念中,罕见闪过的一些片段。

新西兰的奇异果种植园

到年7月,《中国国家地理》发表了文章《猕猴桃-新兴水果的漫漫驯化路》,算是国内的大众媒体,第一次将猕猴桃和奇异果的来龙去脉说了清楚(其实专业期刊已经不知道讨论过多少次,发表了多少文章,但这些认知从未大规模传递到大众,在这里也可以看出国内猕猴桃产业在宣传方面的巨大差距)。

猕猴桃完全是中国本土的品种,而新西兰巨大的奇异果产业,则完全根植于年新西兰女教师伊莎贝尔从中国宜昌带回的猕猴桃种子。从这些种子,新西兰人培育出了三株猕猴桃幼苗,然后不断加以选育,命名为奇异果,向世界推广。至少在年代,奇异果的种植和销售业就已经成为了新西兰的重要产业,到年,新西兰全国的奇异果种植面积已经超过公顷。而在中国,迟至年全国猕猴桃的种植面积还不到1公顷,所以在我们的童年时期,“羊桃”只是一种山民带来的野果。

年,世界上最悠久的植物学杂志《柯蒂斯植物学杂志》刊登了一张中华猕猴桃的彩色插图

产业发展上的差异,固然有中国人和西方人在水果口味上偏好不同的原因(西方人爱浆果而中国人远没有那么热衷),但也反映了两国在园艺学、种植业、经济结构和发展水平上的巨大差异。等到中国在年代后发展猕猴桃产业的时候,所面对的,便是新西兰在全产业链条上的优势。

所幸,中国是猕猴桃的原产地。种植、品牌短时间内难改善,那便在品种上突围。

图中不同颜色及其对应的数字表示各省所拥有的野生猕猴桃资源。

研究人员在广西乐业发现的一种野生猕猴桃。乐业基本上是中国猕猴桃商品种植的最南方。

利用丰富的物种资源,中国率先培育出了黄心猕猴桃,后来又培育出了红心猕猴桃(其实还培育过完全红色果肉的猕猴桃)。因而目前主流的猕猴桃品种有三种颜色的果心:绿心、黄心和红心。而之所以有不同的颜色,主要的原因是果核占优势的色素不一样,分别为叶绿素、胡萝卜素和花青素。而表现在口感上,最直观的一点便是,黄果的甜度要高于绿果,而红果的甜度又要远高于黄果。

国内猕猴桃商品种植起步较晚,但近来发展迅速,现已成为世界上猕猴桃种植面积和产量最大的国家。然而,也并不是所有地方都适合种这种产值较高的水果,国内主要产区集中陕西的秦岭北麓至渭河南岸以及四川的雅安-都江堰一线。

之所以形成这种格局,主要还是因为猕猴桃的商业种植要求比较高,猕猴桃虽然不是那么脆弱,但在种植上也有很多条条框框的要求:

不喜欢太高或太低的温度,所以在纬度分布上受到限制;

枝叶茂盛、叶面宽阔,蒸发量大,需要充足的水分,然而又怕涝,所以最适合种植在排水良好的坡地,土壤为沙地或沙质土壤;

对有机质有要求,需要富含有机质的土壤,或者施加一定的有机肥;

果实成熟需要一定的光照,最好昼夜温差较大,利于糖分合成,从而对地理位置和海拔都提出了一定要求。

虽然中国国土广袤,但同时满足这几条的,也不算太多。而且在自然因素之外,还有另外一个关键的条件,那就是猕猴桃产业需要较高的社会协作,包括选种育种、种植技术控制、品质监控、产品储存、市场销售等各个方面。这类产业,中国传统的小农经济无法支撑,只有在政府的支持和协调下,走大果园种植和生产商协会化管理的模式,才可能成功。无论是陕西的周至、户县,还是四川的蒲江,当地政府都将猕猴桃作为重要产业加以推进。

继上述三个地区之后,近年又强劲崛起了一个猕猴桃生产基地,那就是贵州水城,且因出产红心猕猴桃而名声鹊起。

传统意义上的水城,非常偏僻,古代这里为夜郎国属地,亦即问出了“汉与我孰大”的地方,其原著民以苗、彝和布依族为主。20世纪70年代,国家开展三线建设,水城,连同附近的盘县和六枝,才依靠当地较为丰富的煤炭资源,成为重要的资源供给基地,而水城所在的六盘水市,也因取三地首字而得名。

以种植猕猴桃的地理条件而论,水城较国内其他产地具有明显的优势:

纬度低而海拔高,在热量条件近似的情况下,拥有更大的昼夜温差,从而有利于果糖的合成。特别地,对于以甜度著称的红心猕猴桃,这点优势更为重要;

降水适中;拥有大量坡地,排水良好;

土壤、水、空气质地良好,种植区域周边无污染源。

而水城发展猕猴桃产业的另一个契机是,地方政府意识到,未来不能仅仅靠傻大黑粗的煤炭产业,然后城市在资源枯竭后死去,而必须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条件,发展旅游业和绿色种植业。猕猴桃种植这种既适宜于发扬当地地理优势,产值又高的产业,逐渐被当作水城城市转型和扶贫发展的重要的手段。在政府支持下,当地的农民被当地转型的矿业资本和外来资本组织起来,开展统一种植、统一储存、统一营销,而各产商又在政府政府的指导下,成立了猕猴桃产业协会,实现相互协调和自我管理。

为了降低果园投资商的投资成本,水城政府投资兴建了一座引进了荷兰及德国设备的气调保鲜库,以较低费用供所有果园投资商使用。气调库可过对贮藏环境的温度、湿度、二氧化碳、氧气等浓度进行控制,从而调节猕猴桃的呼吸作用,延缓其新城代谢过程。气调库贮藏的猕猴桃出库后,会从“休眠”状态“苏醒”,保持新鲜口感。

因为发展较晚,水城的猕猴桃产业避免了很多地方走过的弯路。特别是在质量控制方面,政府和协会都加强了监控,凡是使用肥料不合格的果品、使用膨大剂的果品,都无法进入到由政府和协会主导的储藏流通体系。未去水城猕猴桃产业基地之前,很难预料到这里的产业群体居然有这样强烈的品牌意识和质量意识。

正是这样优越的自然条件和产业发展环境,才造就了水城红心猕猴桃最核心的优点:

甘甜的口感:来自红心品种,源于低纬度、高海拔、适度的光照和降水

品质和安全:来自干净的土壤、水和空气,来自政府和协会的监控

虽然中国的猕猴桃种植面积已是位列第二名的土耳其的4倍,更是新西兰的8倍,然而从产业影响力和单位面积产值而言,仍然处于落后位置。贵州水城红心猕猴桃产业的发展,可能是中国猕猴桃产业未来突破和引领的所在。不久前,央视精准扶贫广告专门就贵州水城红心猕猴桃和修文绿心猕猴桃做了推荐。

央视精准扶贫广告短片

这样优质的贵州水城红心猕猴桃,您愿意品尝嘛?

来吧,让本熊请你吃!

再送五箱价值¥的水城红心猕猴桃。

规则很简单

只要你在文末留言,

说出你最想把水城红心猕猴桃送给谁,

并#附上你的祝福寄语#,

在一周后留言点赞数(12月28日18:00)排在前五,

即可获得。

当然,如果你已经按耐不住内心想立马购买的洪荒之力,也可以点击点击扫一扫以下







































北京治疗白癜风大概多少钱
白癜风的初期症状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shuichengzx.com/scxxw/5976.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