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8/12/31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南水北调东线江苏段输水水质持续稳定达到地表水Ⅲ类标准,沿线地区水环境焕然一新。

编辑

黄佳

秋日的骆马湖碧波荡漾、群鸥翻飞,这里是上万只鹭鸟的家。

骆马湖,江苏第四大湖泊,它既是徐州、宿迁两市的重要饮用水水源地,又是国家南水北调东线调水出省的“蓄水池”和输出走廊。骆马湖新沂窑湾水源地担负着为徐州城乡供水的功能,引用徐州市环保局水环境管理处处长黄利民的话说,骆马湖是徐州人名副其实的“大水缸”。

骆马湖景区

“南水北调调出省的水也是我们自己每天要喝的,水质怎么会差呢?肯定是放心水。”江苏水源公司一位职工的话,说出了一个治水人的真诚和背后南水北调东线江苏段无数人的不懈努力。

优化水环境力保沿线水清岸绿

在南水北调工程建设之初,国务院就提出“先节水后调水、先治污后通水、先环保后用水”的“三先三后”原则。治污截污,恢复生态,退圩还湖,退渔还湿,产业转型,企业关停并转……为改善水环境,全省上下不遗余力。

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我省南水北调沿线已自筹亿元资金,分两轮实施了个治污项目,全面推进工业点源治理、城镇污水处理、农业面源整治、船舶污染防治、渔业养殖管控和尾水导流工程建设。围绕改善包括南水北调输水干线在内的水环境质量和南水北调输水水质达标,省委、省政府先后规划实施江淮生态大走廊建设,出台“”专项行动方案、苏北苏中地区生态保护网建设实施方案、生态河湖行动计划。江苏省水利厅强力打击河湖非法采砂,全力推进河湖“三乱”整治等。通过努力,南水北调东线江苏段输水水质持续稳定达到地表水Ⅲ类标准,沿线地区水环境焕然一新。

江淮生态大走廊打造“清水源头”

扬州,因“州界多水,水扬波”而得名。南水北调东线从扬州江都三江营长江口取水,经夹江、芒稻河,通过京杭大运河,一渠清水向北。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里是南水北调东线的源头,源清流净。

围绕把南水北调东线输水廊道和淮河入江水道建成清水走廊、绿色走廊和安全走廊这一目标,扬州市启动了江淮生态大走廊规划建设,先期实施了江都水利枢纽环境综合整治、“七河八岛”生态中心、廖家沟饮用水源地保护等一批先导工程;开展京杭大运河沿线两侧1公里范围内家化工企业的关停搬迁。

水环境治理要真正做到“最严格”,谈何容易?必须有壮士断腕的勇气,尤其是要对水乡传统的造船业、捕捞养殖业“下狠手”。

三江营

江都,长江、淮河、大运河交汇于此,是扬州江淮生态大走廊的“主战场”,也是历史上著名的水城。靠水吃水,历史上形成的造船厂、砂石码头、围网养殖遍布全境。如今,壮士断腕般不懈努力换来的是江都全境的水清岸绿,已建成的20多家主题公园遍布全区;渔民上岸住上了安置楼房,社保兜底。

雨后,漫步在江都源头公园,空气格外清新,这里是南水北调和江淮生态大走廊南部起点,占地约亩,是目前江都最大的公园。而“三河六岸”生态中心,是江淮生态大走廊建设的出彩一笔。“三河六岸”指的是芒稻河、金湾河、新通扬运河3条河流及其两岸地区,这里是南水北调向北输水的咽喉要道。近3年来江都区累计投入亿元进行生态环境综合整治,目前“三河六岸”主题公园和6个社区公园已“芳容”初露。“环境好了,这里的房价也上去了。”江都区环保局副局长周志刚说。

芒稻河

芒稻河,南水北调的输水河道,从以往的卫星地图上看,在滨江新城镇西村芒稻河的东岸,可以明显看到此地原来呈黄褐色。这里原有11家造船厂,绵延三四公里,最大的船厂可以制造多米长的万吨大船。从去年开始,当地政府“忍痛割爱”斥资3.5亿元进行拆迁并用于生态恢复。

好环境保障了好水质,在江都西闸监测站,数据显示,这里的氨氮、化学需氧量COD、溶解氧等主要指标均优于国家地表水Ⅱ类水标准。

退渔还湿洪泽湖水上牧场唱新致富歌

洪泽湖,我国第四大淡水湖,是国家南水北调东线调水的中转站,唐代始名洪泽湖,素有“日出斗金”的美誉。随着年《江苏省湖泊保护条例》和年《江苏省洪泽湖保护规划》的颁布施行,洪泽湖保护工作得到不断







































北京白癜风断根治疗的医院
治疗白癜风医院是哪个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shuichengzx.com/scxxw/5390.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