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成医考 携手银成圆梦医考 微博:银成医考网 ↑↑↑ 本周六贺老师会给大家直播西综考研冲刺课程 N.慢性肾盂肾炎早期肾功能减退的主要指标是 A.血尿素氮升高 B.血肌酐升高 C.尿浓缩功能减退 D.肌酐清除率下降 (多选题)N.下列支持慢性肾盂肾炎诊断的有 A.可无急性肾盂肾炎病史 B.肾外形凹凸不平,双肾大小不等 C.持续性肾小管功能损害 D.静脉肾盂造影常见肾孟肾盏正常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及考点分析 ↓ ↓↓ ↓↓↓ N.C N.ABC 考点分析: 分析: 1.临床表现 (1)症状不典型临床表现较为复杂,全身及泌尿系统局部表现可不典型,有时仅表现为无症状细菌尿。 (2)常见表现半数患者可有急性肾盂肾炎病史,后出现程度不同的发热、间歇性尿频、排尿不适、腰部酸痛、肾小管功能受损表现,如夜尿增多、低比重尿等。可发展为慢性肾衰竭。(3)急性发作急性发作时患者症状明显,类似急性肾盂肾炎。 2.诊断除反复发作尿路感染病史之外,尚需结合影像学及肾功能检查。①肾外形凹凸不平,两肾大小不等;②静脉肾盂造影可见肾盂肾盏变形、缩窄;③持续性肾小管功能损害。具备①、②条的任何—条,再加第③条就可确诊。 3.治疗 慢性肾盂肾炎常为复杂性尿感,其治疗的关键是积极寻找并去除易感因素;慢性肾盂肾炎急性发作时,治疗原魁同急性肾盂肾炎。 (-题共用题干)男性,45岁。间断双下肢水肿伴蛋白尿10年,乏力、纳差、恶心1周,刷牙时牙龈出血伴皮肤碰后发青3天入院。入院时测血压/90mmHg,化验血Hb80g/L,WBC6.4X/L,PltX/L。尿蛋白(++),尿比重1.,尿糖(±),偶见颗粒管型。血Crμmol/L。 N0.该患者血肌酐升高的最可能病因是 A.慢性肾小球肾炎 B.肾病综合征 C.高血压痛肾损害 D.糖尿病肾病 N3.该患者贫血最可能的原因是 A失血因素 B.慢性溶血 C.红细胞生成素减少 D.营养性造血原料不足 N0.该患者出血倾向最可能的原因是 A.血管脆性增加 B.血小板功能减低 C.凝血因子缺乏 D.纤溶亢进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及考点分析 ↓ ↓↓ ↓↓↓ N0.A N3.C N0.B 考点:慢性肾衰竭的临床表 分析: 水电解质失衡 高钾、代谢性酸中毒、低钠、低钙、高磷、高镁(因镁40%经肾排出)、活性VitD缺乏 物质代谢紊乱 糖代谢异常——糖耐量减低(多见)、低血糖(少见) 脂代谢紊乱——甘油三酯↑、VLDL↑、LP(a)↑、HDL↓、胆固醇轻度增高 维生素代谢紊乱——血清VitA水平增高,VitB。及叶酸缺乏 高血压和左室肥厚 ①水钠潴留(主要原因);②肾素—血管紧张素增高或/及某些舒张血管的因子不足 心力衰竭 原因为水钠潴留、高血压、尿毒症心肌病变。心力衰竭是尿毒症最常见的死亡原因 尿毒症性心肌病 原因为代谢废物的潴留、贫血,部分患者可伴有冠心病 心包病变 与尿毒症毒素蓄积、低蛋白血症、心衰、感染、出血等有关 分为尿毒症性和透析相关性两种;多发生在透析不充分时,多为血性心包积液 血管钙化 与高磷血症、钙分布异常、血管保护性蛋白(胎球蛋白A)缺乏有关- 动脉粥样硬化 病情进展迅速,血液透析后病变程度加重。冠心病为主要死因之一 呼吸系统症状 尿毒症肺水肿,胸片提示蝴蝶翼征 胃肠道症状 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口腔有尿味、消化道出血 贫血 多为轻、中度贫血,与促红细胞生成素缺乏(主因)、缺铁、营养不良、出血等有关 出血倾向 晚期有出血倾向,与血小板功能降低有关,部分患者可有FVIII缺乏 神经肌肉系统症状 中枢系统——乏力、失眠、注意力不集中,性格改变,淡漠,谵妄,惊厥,昏迷,精神异常 周围系统——以感觉障碍为著,肢端袜套样分布的感觉丧失(最常见)、肢体麻木神经肌肉兴奋性增高(肌肉震颤、痉挛、不宁腿综合征)、肌萎缩、肌无力 内分泌失调 ↓(EPO、1,25-(OH):D3),↑(肾内肾素-血管紧张素Ⅱ、泌乳素、MSH、FSH、LH、ACTH、PTH) 肾性骨营养不良 包括高转化性骨病、低转化性骨病和混合性骨病 (-题共用题干)患者,女,28岁。3个月来乏力,1周来发热伴皮肤紫癜和口腔颊黏膜血疱,浅表淋巴结及肝脾均不大,胸骨无压痛。化验:Hb65g/L,RBC2.2X/L,Ret0.2%,WBC2.4X/L,分类:N24%,L70%,M6%,Pltl0X/L。胸部X线片检查示右下肺炎症。 No.对该患者最可能的血液病学诊断是 A.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B.再生障碍性贫血 C.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D.巨幼细胞贫血 No.为确定诊断,首选的检查是 A.血清铁和铁蛋白 B.血清叶酸和维生素B12 C.骨髓穿刺 D.骨髓活检 No.根据病史,该患者最急需的治疗是 A.抗生素治疗 B.补充叶酸和维生素B12 C.雄激素治疗 D.血小板成分输注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及考点分析 ↓ ↓↓ ↓↓↓ No.B No.C No.D 考点:再生障碍性贫血 分析: 再生障碍性贫血简称再障,是一种可能由不同病因和机制引起的骨髓造血功能衰竭症。主要表现为骨髓造血功能低下、全血细胞减少和贫血、出血、感染综合征,免疫抑制治疗有效。 实验室检查: 再障贫血是细胞正色素性贫血, MCV(fl):80-, MCHC:32%-35%, Hb、红细胞降低, 白细胞降低, 血小板降低, 网织红细胞降低, 血片形态正常,数量减少, 骨髓: ①多部位骨髓增生低下,红系、粒系、巨核系明显减少,形态大致正常 ②非造血细胞比例↑ ③骨髓小粒无造血细胞 ④骨髓活检示造血组织均匀减少,脂肪组织增加。 诊断: (1)再障的诊断标准 ①全血细胞减少,网织红细胞百分数0.01,淋巴细胞比例增高; ②一般无肝、脾肿大; ③骨髓多部位增生减低(正常50%)或重度减低(正常25%),造血细胞减少,非造血细胞比例增高,骨髓小粒空虚; ④除外引起全血细胞减少的其他疾病,如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PNH)、Fanconi贫血、Evans综合征、免疫相关性全血细胞减少等。 (2)重型再障的诊断标准 发病急,贫血进行性加重,常伴严重感染和(或)出血。血象具备下述3项中2项: ①网织红细胞绝对值15x/L; ②中性粒细胞0.5X/L; ③血小板20X/L。 骨髓增生广泛重度减低。如中性粒细胞0.2X/L,则为极重型再障。 (3)非重型再障的诊断标准 达不到上述标准的再障。 (-题共用题干)男性,45岁。逐渐乏力、心慌2个月来诊,病后偶有上腹部不适,进食正常,体重略有下降,大小便正常,既往体健。查体:贫血貌,皮肤未见出血点,浅表淋巴结不大,巩膜无黄染,心肺腹检查未见明显异常。化验Hb78g/L,MCV75fl,MCHC29%,WBC7.2X/L,分类见中性粒细胞70%,淋巴细胞30%,PltX/L。粪便隐血阳性。 N5.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 A肾性贫血 B.铁粒幼细胞性贫血 C.慢性病性贫血 D.缺铁性贫血 N6.下列检查中,对诊断意义最小的是 A.尿常规 B.血清铁和铁蛋白测定 C.消化道内镜 D.骨髓细胞学 N7.下列符合该患者铁代谢异常的结果是 A.骨髓细胞内铁减低、外铁增高 B.骨髓细胞内、外铁均增高 C.骨髓细胞内铁增高、外铁减低 D.骨髓细胞内、外铁均减低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及考点分析 ↓ ↓↓ ↓↓↓ N5.D N6.A N7.D 考点:缺铁性贫血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治疗 分析: 临床表现: 贫血表现 乏力、易倦、头昏、头痛、耳鸣、心悸、气促、纳差、苍白,心率增快,心脏增大在贫血改善后恢复 组织缺铁表现 精神行为异常——烦躁易怒、注意力不集中、异食癖 口腔——口腔炎、舌炎、舌乳头萎缩、口角炎、Plummer-Vinson综合征(缺铁性吞咽困难) 指(趾)甲——变薄、缺乏光泽、变平、匙状甲(反甲) 皮肤毛发——皮肤干燥、皱缩,毛发干枯、脱落 其他——体力、耐力下降,易感染,儿童生长发育迟缓、智力低下 缺铁原发病表现 如消化性溃疡、肿瘤或痔疮导致的黑便、血便等,妇女月经过多等 实验室检查 项目 临床结果 外周血涂片 红细胞体积小、中央淡染区扩大 骨髓检查 ①生活跃或明显活跃,以红系增生为主(中、晚幼红细胞为主),呈核老浆幼现象 ②粒系、巨核系无明显异常;③骨髓涂片铁染色提示铁粒幼细胞减少或消失 缺代谢指标 血清铁(SI)↓、血清铁蛋白↓、转铁蛋白饱和度(TS)↓、总铁结合力(TIBC)↑ 红细胞内卟啉代谢 红细胞游离原卟啉(FEP)测定升高(FEP升高表示血红素合成障碍) 血清转铁蛋白受体 sTfR测定是迄今反映缺铁性红细胞生成的最佳指标,sTfR26.5nmol/L可诊断缺铁 血象 呈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网织红细胞正常或轻度增高 白细胞和血小板可正常或减低,部分患者血小板升高 治疗 治疗原则是根除病因,补足贮存铁。治疗性铁剂包括无机铁和有机铁。 (1)无机铁以硫酸亚铁为代表,其不良反应较有机铁明显。因此,临床上常首选有机铁来代替无机铁,以减轻铁剂的不良反应。口服铁剂的不良反应主要是胃肠道反应,以恶心最常见,其次为腹部痉挛痛、上腹部不适、便秘和腹泻等,约1/3服用者可出现上述症状。为减少胃肠道反应,宜餐后服用。进食谷类、乳类、茶等会抑制铁剂的吸收;鱼、肉类、维生素C可促进铁剂的吸收。 (2)有机铁包括右旋糖酐铁、葡萄糖酸亚铁、山梨醇铁、富马酸亚铁、琥珀酸亚铁、多糖铁复合物。注射铁剂(右旋糖酐铁)应深部肌肉缓慢注射,并注意过敏反应。 病因治疗 最基本的治疗,是缺铁性贫血能否根治的关键 补充铁剂(口服) 餐后服用琥珀酸亚铁胃肠道反应小,易耐受 口服铁剂后,先是外周血网织红细胞增多,5-10天达高峰 血红蛋白2周后开始升高,2月左右恢复正常 血红蛋白正常后,仍需服用铁剂4-6个月,待铁蛋白正常后停药 补充铁剂(注射) 适应证一不能口服铁剂;口服吸收障碍者 最常用—右旋糖酐铁,肌肉注射,50mg,qd或q2d 注射用铁的总需求量(mg)=(需达到的血红蛋白浓度—患者的血红蛋白浓度)x0.33X患者体重(kg)。 ▼ 为了方便大家后期回顾 把每一期的题目都整理在一起了 ??? 往期题目 物质跨膜运动方式 动作电位和静电电位 骨骼肌神经肌肉接头处兴奋的传递 红细胞的生理特征 凝血因子及凝血过程 血型系统 红细胞合成所需要的物质 血液循环 生理学呼吸8道题 生理学能量代谢与体温 肾脏的排泄功能 神经系统 内分泌 生殖 病理学3 损伤的修复(病理学2) 病理学4-7章 病理学8-11章 病理学11-15章 病理学16-19章 病理学1 病理学24-27章 病理学28章 内科学1-4章 内科学10道题 内科学9-12章 内科学13-16 内科学17-20 内科学21-24 有任何建议,都可以给小编留言,就在文末留言就好,比较容易看到。 素材来源:银成医考 课程购买方式 方式①:联系银成医考老师购买! 张老师 贺老师 江老师 张老师 成老师 文老师1867400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