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怎么引起的原因 http://news.39.net/bjzkhbzy/171211/5920693.html 新生儿常见疾病的观察及护理 ●什么情况下需要就医? 孩子出现下列症状中的任何一项,你应该医院就医。 体温高于39℃; 发热嗜睡、伴咳嗽流鼻涕、呛奶; 发热伴抽筋、或者您的孩子有惊厥病史,此次体温又上升时; 发热伴颈部强直、头痛(哭闹); 发热中体温剧降后又突然上升; 发热高于38℃持续3天以上。 如果孩子已经腹泻多次水样便; 腹泻伴腹部疼痛、发热或大便带血。 如果孩子频繁呕吐; 明显口渴,不能正常饮食者。 如果孩子平时吃奶好,而忽然拒吃奶或吃奶少并显得精神不好时。 如果孩子不明原因的哭闹(可能是头痛)伴呕吐; 每隔一定的时间啼哭(可能腹部绞痛),伴腹胀或呕吐; 如果孩子用力呼吸,呼吸快>40次/分,出现胸凹陷,每次吸气时,肋骨之间都会明显地见到凹陷。 ●如何给孩子喂药 给孩子(尤其是婴儿)用药往往是很困难的,因为他们会不停地扭 动、挣扎,此时您常需要别人的帮助,喂药时,要保持孩子上身稍高的 姿势,永远都不要再孩子平躺时喂药,因为这样药物有被吸入肺部的可能。 如果是小婴儿,药勺用煮沸的热水消毒,或将药勺置于消毒液中 ,用臂弯将孩子上身托起,如他不肯张嘴,则轻轻按压他的下颌;若有 必要,让另一个人帮助您按压他的下颌。 将药勺放于他的下唇,抬高药勺的柄部,使药物流入他的嘴里。 托起孩子的上身,用滴管吸取特定的药量; 将滴管置于婴儿的嘴角,轻轻挤出滴管内药物。 ●常见疾病的防治 发热 人体正常体温平均在36-37℃之间,37.5-38℃是低热,39℃以上是 高热。在一般情况下,新生儿体温下午比上午稍高(0.5以内),这是正常现象。 怎样知道新生儿是否发热呢?
发现孩子面红、唇干、出汗、烦闹、呼吸气粗、吃奶时口鼻出热气。 用手背扪额、背部,以及手脚发烫。 体温表测定更准确,测腋下温3-5分钟。
新生儿发热,应以物理降温为主,不可随便使用退烧热药,以防止 产生毒性反应。 1、温度不超过38℃,无需服药,注意观察,多喂温开水,几个小时 以后,体温就能降至正常范围。 2、调节室温,室温应保持在15-25℃之间,若室温高于25℃,减少 或松开婴儿的衣服和包被,以便散热降温。 3、体温超过39℃,可用温水擦浴,用温湿毛巾,要求水温30-34℃ ,主要擦浴前额、颈部、腋下、四肢和大腿跟部,经上述处理后,应立 医院检查治疗。 新生儿、婴儿体温调节功能不完善,保温、出汗、散热功能都比较 差,当患病或环境改变时,过分捂或喂水不足,都可以引起发热 ,一般不需要吃退烧药,新生儿更不能使用,否则,会招来大祸, 退热药可能会把新生儿致于死地。 ●新生儿腹泻 一般来说,母乳喂养的新生儿很少发生腹泻,这是因为母乳不仅营 养成分比例恰当,适合于新生儿的需要,而且其中含有多种抗体可以防 止腹泻的发生。人工喂养的新生儿,常因牛奶放置时放过长变质或食具 消毒不严而造成消化道感染,导致腹泻的发生,气候聚变、奶粉冲配不 当造成新生儿消化功能紊乱,发生腹泻。 大便为黄绿色,可带有少量粘液,有酸臭味,呈薄糊 状,每天大便约6次以下。 大便次数增多,每天多达10次以上,出现明显脱水, 小儿哭声低微,体重锐减、尿少,如不及时治疗危及生命。因此新 生儿发生腹泻时应及时治疗。 ●新生儿呕吐 有很多正常新生儿,出生后的头几个星期常常在吃奶后从 口角边流出一些奶液,每天可有多次,这种情况叫溢奶多见于喂奶后 不久改变体位或给婴儿换尿布,除溢奶外,一般情况良好,小儿发育不 受影响,这是正常现象。生后6个月内自然消失。 是新生儿期常见的想象,他和溢奶不同,呕吐时由于消化 道贺其它有关脏器受到某些异常刺激而引起的神经反射性动作,呕吐时 奶水多是喷射性地从嘴里涌出。 新生儿呕吐,一般是新生儿生理特点所决定:(1)胃容量极小,胃 的功能发育不够成熟;(2)胃呈水平状,胃底平直,奶水容易反流,引 起呕吐;(3)患病引呕吐。
主要表现:(1)喂养姿势不对、喂养不当、喂得过饱、喂奶时啼哭 、吸空奶瓶、奶头过大或凹陷引起大量气体进入呕吐;(2)奶瓶喂养时 橡皮奶头孔眼过大、吸奶过急和过快,喂奶后平卧或过多、过早翻动婴 儿,引起呕吐。 护理:注意喂养姿势,不要喂的过饱,婴儿啼哭时不急于喂奶,不 吸空奶瓶,喂完奶后,将新生儿抱伏在母亲的肩上,轻拍背部,让新生 儿将吞入胃内的空气呃出,然后将婴儿右侧卧位放下。
主要表现:(1)呕吐奶水频繁,呕吐物位奶瓣或绿色胆汁,呕吐量 多;(2)生下来就呕吐,无胎便排出,并伴有腹胀;(3)2-3周开始, 呈进行性、持续性吐奶;(4)呕吐呈喷射性,吐奶为奶凝块,不含胆嗔 ;(5)大便量较少,吐后饥饿感很强。 护理:上述呕吐表现可能是胃肠道感染、颅内病变,先天性肠道畸 形(闭锁或狭窄)引起,应立医院诊治,否则会延误病情而带 来严重的后果; ●新生儿湿疹 湿疹又名奶癣是一种常见的过敏性皮肤病,一般由蛋白质过敏、母 亲吃鱼虾引起。 分布:在婴儿的脸部、眉毛之间、耳后、颈部、四肢。 变现为:很小的斑点红疹,散在或密集在一起,流黄水、痒重、哭 闹、搓、搔可致出血或感染,干燥时则结成黄瘩。此病在1-2岁后自愈。 护理:(1)穿宽大的衣服,衣料应无刺激性最好是棉布,避免毛衣 接触皮肤;(2)不用热水或肥皂洗,不晒太阳;(3)局部不应随 便上药,在急性期2-4%硼酸水湿敷,然后用氧化锌软膏外涂,轻症 用炉甘石洗剂外用,慢性期用可得松软膏类药物;(4)不要乱抓, 剪指甲,纱布包手。 ●新生儿脐炎 一般新生儿脐带4-10天干脱。 脐炎是指:因断脐消毒不好,护理不当,过早脱落后污染,发生脐轮脐窝红肿伴少量分泌物。 护理:出生后每天早晨75%酒精涂脐带,用消毒纱布包好,脐轮红, 有分泌物可无75%的酒精,再用龙胆紫涂脐部,保持干燥,脓性分泌 物增多有臭味吗,应请医生处理。 ●鹅口疮 鹅口疮是指婴儿口腔粘膜、牙龈、嘴唇等处,长出大大小小的白色 斑点。 原因:(1)母亲乳头或奶瓶假乳头不干净引起;(2)用不清洁的 纱布洗口腔,使一种叫真菌的霉菌繁殖蔓延引起的。 表现:不发热,症状一发展,婴儿不吃奶,没有精神。 护理:(1)应尽快找医生看,涂上药物很快就好了;(2)为防止 鹅口疮,喂奶时母亲奶头、奶瓶、奶嘴要消毒,保持清洁;(3)婴 儿嘴里粘有奶渣用干净的棉签轻轻擦掉;(4)发生鹅口疮,不要用 抗生素,局部以2%-3%小苏打溶液清洗,再涂1%龙胆紫液,每日2-3 次,大一点的婴儿可口服维生素C、B,以增强对真菌的抵抗力。 ●新生儿黄疸 新生儿出生后2-3天,有1/2-2/3的新生儿皮肤渐渐发黄,到出生第7 天发黄最明显,这叫新生儿黄疸; 新生儿黄疸的原因:胎儿在母亲体内时,氧气的来源靠母体的血液 提供,由于血液中氧的浓度有一定限量,胎儿在宫内处于低氧环境,刺 激红细胞生成素的产生,增加了红细胞的数量,出生后,新生儿监理了 外呼吸,从大气吸收氧气,血液中氧浓度提高,过多的红细胞被破坏后 ,造成血液中胆红素的增加,又因正常的肠道各种菌群关系还没有建立 ,肝脏功能又不健全,不能及时处理这次增加的胆红素。 这种胆红素像黄色的染料一样,将新生儿的皮肤、粘膜和肌膜染黄 ,出现黄疸。 观察护理:(1)新生儿生理性黄疸,一般很轻微,7-10天自行消退 ,不需治疗,可食些葡萄糖水即可;(2)黄疸出现过早,即在24小 时内,并且迅速发展,或黄疸消退过迟,或消退后又出现,属病理 性黄疸,医院诊治。 ●新生儿臀红 臀红又称尿布皮疹。因湿尿布刺激而引起的皮疹,是新生儿和1岁 前小儿常见的皮肤病,多发生在兜尿布部位,潮湿尿布长时间接触的地 方,局部皮肤爬小红丘疹或发红、肿胀,重者皮肤脱落或皮肤糜烂。 发生臀红后每次大小便时,因为新生儿皮肤柔嫩,疼痛厉害,故新 生儿哭闹不安,同时影响睡眠和饮食。 ● 预防方法: (1)尿布要勤换,尿布湿后要立刻更换干净的。换下的尿布要放入 盆里(不要乱扔在地上),用肥皂盒开水烫洗,用清水漂净。在日光下 晒干,以保持尿布清洁和柔软,绝不可把尿湿的尿布不经冲洗,直接晾 干就用。 (2)每次大小便后,要用温水洗净小儿臀部和会阴处,再用软布轻 轻擦干,扑上少量滑石粉或局部涂以5-10%鞣酸软膏,使尿、便酸碱物质 不直接刺激皮肤,已达到预防臀部的目的。 (3)最好不用塑料或者橡皮布包外面,以利湿热散发,减少对皮肤 的刺激。 若发生了臀红,除注意以上几方面外,应保持新生儿局部干燥,最 好不再包裹,可以穿裤子(放脚),同时用紫早油涂患部。另外,若已 发生臀红,不要用肥皂洗,以免刺激小儿疼痛,可用温水洗干净。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shuichengzx.com/scxxw/10256.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