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3/6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近年来,

水城县杨梅国有林场在巩固生态屏障功能的同时,借“林”发力,做足“林”文章,大力发展林下经济,加强林药开发,探索出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农民脱贫致富新路子,“小草药”变成了脱贫致富的“大产业”。

新闻视频

在杨梅国有林场一工区,村民们正在利用割灌机进行作业,不一会儿,大大小小的灌木丛就堆满了林间,管理人员告诉记者,这些是在为即将开始的白及种植做好前期准备工作。

水城县杨梅国有林场护林员杨志品:我们分成三道工序,第一道工序我们是割灌清理;第二道工序我们把杂灌、杂草清理成带状堆放到起;第三道工序我们再捞厢面再种植白及。

水城县杨梅国有林场,隶属于水城县林业局,近几年,通过实施森林经营样板基地建设项目工程、储备林基地建设项目工程等生态建设工程,培育和保护了大批优质森林资源。林场现经营林地面积4.万亩,森林蓄积18万立方米,林区森林覆盖率90.94%。年,林场引进了水城县林源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开始发展林下中草药,种植了三千亩白及,今年8月份以来,公司继续扩大规模,种植四千亩白及,目前,已完成两千亩。记者在种植完成的区域看到,一株株白及苗在大森林的庇护下,长势良好。

水城县杨梅国有林场副厂长尹维贵:这个是今年九月份才种下去的,你看现在已经发芽了,已经发了7棵芽起来了,等于这一棵明年就有7棵了,7棵苗,那么我们这个是今年栽下去,要三年以后才开挖,到时候像这个每一窝,一棵最起码最低产量都是一斤以上。

据了解,一亩林地可种植株至株白及,亩产约斤,按照白及鲜品10元一斤的市场价,一亩地产值可达一万五千元。负责人告诉记者,为了保证白及苗木的品质以及实现林下经济效益最大化,杨梅林场所栽种的白及苗木均由水城县林源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自己培育。

水城县杨梅国有林场育苗大鹏技术员冯绍立:现在我们一共有62个棚,育了苗的已经有60个,在这个大棚管理当中,一个是要注意大棚的温度,育苗棚的温度;二个是要注意湿度;第三要注意这个苗的生长期间的,病虫害防治和定期施肥、浇水。从这几个方面我们把它做好,保证苗的出苗率和品质。

年,白及种植基地用工人数达到余人次,支付工人工资50余万元。工人主要来自林场周围乡镇的村民。

水城县杨梅乡姬官营村村民何云才:以前在外面打工,开销也大,存不到哪样钱,后来回家来跟到他们看(护)白及,天天都有做的,一个月三千多块钱。

目前,水城县林源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依托中科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贵州科学院、贵州中医学院、贵州省山地资源研究所等科研院所技术优势,为中药材发展提供技术保障。

水城县林源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陆国龙:为了延长水城县中药材产业,我们正在谋划中药材初加工厂、深加工厂,还有后续的优质种苗的选育、培育,争取把水城县中药材产业做大做强,全产业链发展。然后带动农户这块,第一他们可以获得劳务报酬;第二,我们采取反租倒包的方式,让更多的老百姓参与到我们中药材产业当中来。

六盘水台:周黎徐文广邰露露(实习)

编辑制作:六盘水广播电视台

新闻-

总监制:李松涛

监制:奚宽军

执行监制:黄向东

全媒体编辑:方妍沈颖马迁(实习)杨兵(实习)姜紫君(实习)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shuichengzx.com/scxtq/8502.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