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8/22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随着我县社会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不动产登记工作的开展。我县地籍管理工作不断得到加强,为我县贯彻国家法律法规,夯实土地管理工作,提供相关服务支撑打下坚实基础。然而,我县地籍管理工作依然存在诸多问题,制约着该项工作的发展,无法满足现阶段土地管理工作及社会经济发展需求,面对广大群众日渐清晰的财产保护意识,及金融使用等实际需求,特别是需要响应配合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不动产登记工作的开展及“三变”改革等背景下,完善我县地籍工作显得刻不容缓。为此,就我县近年来地籍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对策。

水城县国土资源

我县地籍管理工作的现状及问题

1、地籍管理基础薄弱

从地籍管理工作角度涉及的土地登记的覆盖范围、测绘成果应用、地籍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地籍档案现代化管理、地籍图件制作规范化等方面来看,我县地籍基础还很薄弱。

在双水城区,基本实现了不动产登记、测绘成果、地籍图件制作规范化应用,而在各乡镇、村一级,不动产登记工作尚存在待规范之处,测绘成果及图件制作依旧使用原始的图解法。地籍管理基础城乡差异大,是我县地籍工作特点之一。

我县地籍管理信息系统建设至今只能实现数据输入,输出等简单的功能,无法实现与其他相关部门数据关联及共享等功能。在地籍档案管理方面,我县依然为全手工作业,档案信息与地籍管理系统未衔接。

2、地籍管理力量不足

地籍管理作为土地管理的基础工作,涉及面广,要求管理者不仅需要熟悉现行土地管理相关法律法规、政策文件等,还要清楚之前的相关政策走向,同时对房管、规划、物权等法律法规也要有一定了解,并且对测绘、地理信息、统计、档案管理等相关知识也要熟悉。

目前我县从事地籍管理人员大多为其他岗位调整过来,专业从事地籍管理人员较少,造成人员业务水平普遍不高,地籍管理力量薄弱。特别是乡镇国土资源所,由于人员较少,往往是所长一人身兼数职,造成乡镇地籍管理工作的停滞。相关业务培训不多,从业人员学习机会及学习热情均偏少偏弱。

地籍管理方式及手段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发展,而我县地籍管理方式还沿用十多年以前的CAD图纸加纸质档案管理,效率偏低,且错误率较高。

3、土地登记待规范

由于我县双水城区存在土地历史遗留问题,对土地登记规范性造成了一定影响,目前经过多年来政府领导及部门努力下,该问题正得到逐步解决。

在登记程序方面,由于我县地籍管理基础弱、管理力量不足,对满足规范登记程序及要求还存在一定距离。例如现行登记程序中,缺少必要的登记审核结果公示。

在登记内容方面,由于土地历史遗留问题的存在,部分土地登记权属来源、资料不齐全;存在相关表格填写不规范,内容不完整的情况。

4、地籍档案管理不规范

目前,我县土地登记档案设立于县国土资源局档案室,无专门的土地登记档案管理机构,地籍档案与单位其他档案存于一处,致使管理效率低下,且存在一定安全隐患。

在档案管理技术水平方面,我县土地登记档案依旧处于纸质文件和手工管理阶段,没有电子扫描件档案,在日常档案保管和使用中,极易造成损毁。

5、地籍信息应用水平偏低

目前我县地籍管理形成的各种成果,例如二次土地调查成果,城镇地籍调查成果等,由于无可用的地籍管理信息化系统,无法与相关部门进行数据共享,应用水平偏低。

土地登记信息由于土地登记资料公开查询制度及土地登记档案系统力量的限制,不能进行网上查询,依然采用效率低的手工查询。这与广大群众对土地登记信息日益强烈的需求不相匹配。容易造成犯罪分子利用土地登记信息不透明的弱点进行恶意贷款、非法融资等行为。

水城县国土资源

相关对策及处理建议

1.利用好相关工作时机,加快地籍管理基础建设。

目前我县正处于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双水城区的不动产登记也已经全面实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中的农村集体土地两权确权登记发证工作,其工作核心为利用覆盖全县全部国土面积航飞测绘影像制作的数字影像图(DOM)和数字高程模型(DEM),采集我县农村房屋、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的空间数据信息,进行土地确权登记工作,一举填补我县乡镇地籍基础数据、土地登记工作的弱项;不动产登记系统采用的是比起CAD更为标准的地理信息系统,能覆盖了地籍管理信息系统与地籍档案管理。将以上两项工作做好做实,不仅是实现工作目标,同时也是化解我县地籍管理基础薄弱问题的大好机会。

2.加大队伍建设力度,充实现有管理力量。

首先要引入专业人才,输入新鲜血液。其次要加强对现有人员的培训,一是加强对土地登记业务知识培训,在目前土地代理人资格考试取消的背景下,可自行组织相关业务能力考试;二是结合不动产登记系统的建设,对计算机综合能力、软件制图、地理信息系统使用、档案系统使用等方面作专题培训;三是结合变更调查及确权调查等工作,对地籍测绘、地籍调查、权属争议等方面作业务能力培训。此外还需要加强对地籍管理工作的职业素养培训,增强责任感和积极性。通过人才引起和技术培训,建立一支精于法律,熟于技术,强于业务的地籍管理队伍,提升自身素质,提高地籍管理水平,以更好的服务我县经济社会发展。

3.更新完善制度,助力不动产登记。

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土资源部关于规范土地登记的意见》,依据《土地登记办法》、《地籍调查规程》、《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等法律法规及技术规程,出台符合我县实际的不动产登记制度,严格、科学、有效的落实不动产登记程序和内容。保证不动产登记成果准确、有效。

4.强化信息系统建设,完善档案资料管理。

加大对我县地籍管理信息系统及现代档案管理系统的建设的投入力度,提高现代测绘技术例如遥感、航测等方面在地籍管理系统中的应用比例,实现纸质档案和电子档案双重管理的目标。系统建设完成后,要重视系统维护建设工作。

5.广泛推广地籍信息应用,服务好社会经济发展

在政策允许范围内及地籍管理信息系统完善的基础上,提高土地登记资料公开查询的效率,深入挖掘地籍信息应用的范围,加大与城建、规划、金融等方面数据融合及应用。建立起相应的数据共享机制,确保数据实时更新及安全,更好服务于我县社会经济发展。(水城县国土资源局程绍军)

水城县国土资源

赞赏

长按







































北京治疗白癜风是多少钱
白癜风能治好吗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shuichengzx.com/scxtq/84.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