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驻村帮扶拓宽发展路 市教育局派驻滨城区三河湖镇河西姜村第一书记申惠滨自年5月驻村以来,认真履职尽责,和村两委一班人共同努力,探索出了一条村集体增收、村民致富的新路子。 眼前这位正在施工现场和村民交谈的就是三河湖镇河西姜村的驻村第一书记申惠滨,而正在施工的排水沟项目是前不久在上级领导的支持下,他刚刚申请下来的美丽乡村建设项目之一。据了解,排水沟项目基础设施部分总共米,从下到上分别为U型槽、砖、水泥盖板,建成后彻底解决雨天污水外流现象,并计划在秋季对排水沟两边进行绿化,四外墙体进行美化,确保美丽乡村项目顺利完成。 河西姜村美丽乡村项目正在如火如荼地建设着,这里面凝聚着申惠滨殚精竭虑为村庄谋发展付出的心血。申惠滨从小生活在农村,对农村有着特殊的感情,但当接到要来三河湖镇河西姜村任职通知的时候,他的心情还是十分复杂的,他觉得,自己离开农村多年,对农村工作不熟悉,怕给组织抹黑,另一方面又下定决心把工作干好。就带着这样一份心情,他于去年5月6日到村报到。 初来乍到的申惠滨对整个村的地理条件、人口数量、党员结构、村集体收入等都一无所知。上任后,他迅速召开村两委班子会、党员和村民代表大会,亮明身份,讲明帮扶目的,了解村民对村庄发展的需求。同时,他用了近一个月的时间开展实地调研,入户走访,到田间地头实地查看,与村内的党员干部、村民代表、致富能手、贫困户及普通村民个别交流谈话,拉家常、谈打算,申惠滨忙得不亦乐乎。在此基础上,申惠滨从抓党建入手,提升村两委的基层堡垒作用。河西姜村现有村民户、人,正式党员11人,预备党员2人,两委班子健全。申惠滨定期组织“主题党日”活动,开展集中学习;健全规范各项规章制度,修订村规民约,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 申惠滨通过调研发现,大部分村民思想保守,想富不敢富、想富不会富,他思前想后,决定带大家走出去看看。先后组织村内群众外出考察8次,安排村民学习食用菌养植、藤椅编织、大棚种植等技术。思路变、天地宽,伴随着村民思想观念转变,申惠滨驻村工作越来越顺畅。年,滨润康宏公司来村里发展特色滨白菊种植,申惠滨对有意向的村民多次做工作,最终有五户村民和公司签订了特色种植协议,他乘胜追击,又把目光放在了引进雪菊种植上。据了解,雪菊是一种保健品茶叶,种雪菊的附加值比较高,亩产能纯收入元左右,申惠滨计划跟天场瑞府合作之后,逐步引到村里。 拓宽增收渠道,实现村庄和贫困群众脱贫,巩固脱贫成果是申惠滨驻村的重要使命。村里投资15万元建设的大棚雪菊育苗项目年收入可达1.5万元,建成的46.8千伏的光伏项目已并网发电,预计年收入达5万元,而通过流转土地近亩,群众和集体增收总额近50万元。申惠滨还积极协调周边企业和农场,把村内的劳动力介绍去打工,增加村民的收入。针对村里不方便外出的剩余劳动力,申惠滨也是积极想点子找对策,积极对接愉悦家纺等企业,让老百姓在家里为企业做产品加工,足不出户就能赚到钱。 “谋事要实”是申惠滨的工作信条。上任以来,他积极对接体育局、城管执法局等上级部门,为村内配备了3.6万元的健身器材;积极向镇党委、政府申请,给村内一户危房户盖了新房;邀请滨州市妇幼保健院到村举办“喜庆十九大,情暖河西姜”的大型义诊活动;协调市吕剧团送戏下乡,丰富了农村群众的文化生活。他还协调上级环保、水利部门为村里免费安装了净水设备,使村民喝上了干净的纯净水。针对村里的贫困户,申惠滨更是经常走访慰问,嘘寒问暖。 火车跑得快不快,关键要靠车头带。年,河西姜村荣获了“山东省民主法治示范村”和“山东省省级文明村”荣誉称号。下一步,申惠滨计划重点做好以下几项工作,一是发展特色种植,与滨润康宏合作搞好滨白菊特色种植,同时,通过玖辰农业引进大棚,搞蔬菜黄瓜的种植,促进集体增收,让老百姓致富;二是建设好美丽乡村项目,优化村民居住环境,打造美丽村庄;三是推进文化建设,通过开展好媳妇好公婆评选等活动,弘扬中华民族传统孝道文化。“总而言之,就是让村庄美丽、百姓富裕、素质提高。”在乡村振兴这条道路上,申惠滨不断探索发展新路径,面对未来,他信心满满。 长按北京中科曝光北京哪里治疗白癜风正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