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杨春美是水城农民画作者之一。夸张、色彩浓烈,是水城农民画的两大特点。 她们画乡村世界她们绘心灵图景她们用手中的画笔绘出了精彩生活 15岁的洪天涯每天放学除了完成作业以外,还跟妈妈画农民画。 杨明英家客厅,她在墙上创作农民画。 文/松图杨兴波 在杨春美的画笔下,山邪魔像极了一只大鸟。 不过,和一般鸟相比,山邪魔属于另类。它头黄耳白爪子红,还有一双手和一条尾巴。 山邪魔是杨春美画作《郁罗多》连环画里的一个角儿。这组画,她用了2年多时间,里面的人物或动物构图虽简单,但表情夸张,囊括了苗族服饰,色彩浓烈,具有浓厚的地方民族特点。 杨春美是水城农民画作者之一。夸张、色彩浓烈,是水城农民画的两大特点。 起源
猴儿关40多户农民,每家每户都把房子外墙涂成金黄色。 一大早,39岁的杨春美就起床了,还没来得及洗脸,她就趴在饭桌上给《郁罗多》连环画的最后几张上色。她的右手边,整齐摆放着一堆画笔,还有用一次性塑料杯装的红、黄、绿等10种色料。 杨春美是歪梳苗。这组连环画,来源于她们民族的一个故事。这个故事,主要讲郁罗多跟山邪魔斗智斗勇的过程。郁罗多是一个安山匠(猎人),有斤的好气力,他长年累月安夹埋弓,捉兽除害,先后除掉了糟蹋庄稼的99头野物,射死了99只老虎,虎王恨死了郁罗多,就去请山邪魔帮忙。 郁罗多用牛绳把山邪魔变成一个苗大姐,并用苗大姐跟牛贩子换来两头牛。牛贩子回家解开捆在山邪魔身上的牛绳,苗大姐突然变成一股黑烟飞进大山。山邪魔决心要报仇,串联所有野物一同吃掉郁罗多。郁罗多关闭城门,放火把野物全部烧死。 这个故事情节虽简单,人物也并不复杂,但把它画成一组连环画,难度并不小。 从2年前开始,杨春美就决定画这组《郁罗多》连环画。 “刚开始,我没有进行任何构思,提起笔就画。”杨春美说,一连画了6张,实在累得不行,就休息了一段时间。这期间,广东深圳来了一批游人,看到这组画喜欢得不得了,以每张元的价格全部买走。 杨春美说,画被买走后,她又接着从头画。现在,这组连环画已经画完,共46张。 “等上完最后几张色,就可以卖了。”杨春美说,这组连环画的市场价,不会低于3万元。 杨春美画的这种农民画,起源于年。水城文化馆馆长董城说,当时省里面要搞全省农民画展,水城特区文化馆就组织一批农民培训农民画。本土画家汪龙舞鼓励农民利用自己熟悉的元素来创作,利用自己的想法来构图。 “不过当时农民画并没有成型。”董城说,培训形式和内容按照院校式专业化方法辅导学习。创作出来的36幅作品,虽然只有4幅参加预选,“中国水城农民画”却由此诞生。因为当时走的是正规路线,需要宣纸,在比例和明暗等上面也有要求,可以用“不农不雅”来形容。 次年,水城又组织第二期农民画培训班,汪龙舞挑选了一批会挑花刺绣和蜡染剪纸的苗族、彝族、布依族妇女来进行培训,告诉学员们喜欢哪样画哪样,觉得怎么画好就怎么画。学员们运用民间传统大红大绿的配色,利用本民族的元素,描绘节庆、习俗、生活场景等,画面变形夸张,朴拙有趣。这期培训班,有24件作品入选全国农民画展。 水城农民画自此名声远扬。年2月,国家文化部社会文化局命名水城为“中国现代民间绘画画乡”。 水城农民画的内容,大多以当地少数民族的生产生活、民风民俗、自然风物、喜庆游乐为题材,形成以变形夸张、寓意象征为主要表现手法,构图上以概括装饰为主,色彩上多用纯色并列对比而不讲究色彩调子的统一和谐。由于大家“喜欢哪样画哪样,怎样好看怎样画”,形成了以多变的线条组合、强烈的大色块对比变化统一的独特韵味。水城农民画或浓烈、或淡雅、常于粗犷古掘中见奇巧,简明轻快中透含蓄,具有强烈的民族特色和地域特点,被誉为“农民特有的艺术语言”,是现代民族民间文化中当之无愧的一朵艺术奇葩。 发展
连环画《郁罗多》(部分)。 尽管被命名为民间绘画画乡,但水城农民画的发展还较为缓慢。 年,水城县文化馆决定举行一期农民画试点培训,把地点定在了杨春美住的陡箐镇陡箐村猴儿关组。 猴儿关是个有户共人,全是歪梳苗。居住在这里的苗族妇女,至今还沿袭雕花刺绣、蜡染、剪纸等工艺,其中不乏能人和高手,小孩子从小也耳濡目染,对传统技艺似乎有种与生俱来的天分和兴趣。 杨春美虽然是外来媳妇,但她从小在娘家就喜欢雕花刺绣,学得一身好本领。因此,她也被选中参加农民画的学员,接受培训。 培训农民画的老师,正是董城。“第一堂课,董老师没讲理论,一上来就让我们拆纸,让按照自己的喜好画,觉得怎么画好就怎么画。”杨春美说,画应该是一种艺术美,老师怎么讲得这么随意,“画得越丑越好”。 另一名参加培训的杨明英,没进过一天学堂。培训当天,她就画了一只张牙舞爪的小鸟,小鸟身上还穿了一件歪梳苗特有的衣服,她觉得肯定不行,结果却得到老师的认可,一下激发了杨明英的创作热情和信心。15天的培训时间,她按照老师说的越歪越丑越好看的观念,随心画出了一幅更为夸张的作品《花乡》,这幅作品老师喜欢得不得了,拿到各地展览,后来还被省博物馆收藏。 董城说,这次培训原本只是一个尝试,没想到一下子就激发和调动了农民大脑深处所有潜在的艺术创作细胞。53名苗家妇女经过培训,壮大了水城农民画的队伍。这批作者经过10多年的成长,现在,猴儿关农民画高手辈出,成了水城农民画的一块金字招牌,而且不少国内外名人雅士和游客,都会慕名前来观光买画。 熊兴兰今年60多岁,她的画全部以苗族服饰作为主打元素,线条流畅、图案精巧、构思独到,其中《春耕》、《亲家遇亲家》等农民画作,曾在国内大型画展展出,不少人看后,纷纷出高价购买收藏。 年6月,杨明英创作的农民画作品《缝嫁妆》,在文化部社会司等联合承办的中国现代民间绘画作品中荣获金奖。 苗家妇女靠画农民画,不仅增加了家庭收入,自身的价值也得到了提升。 杨明英说,以前她就是个种地的农民,在家洗碗做饭,照顾一家老小,全家都靠男人在外打工糊口。但学会画农民画后,她的身份变了,画画成了主业,种地变成副业。她说,年,当时她正在地里栽包谷,突然接到省文化厅的电话,让带作品去香港展出。这次,她精心准备了2套70×70的十二生肖画参展,展出后,她的农民画被以每张(两套共24张)元(港币)的价格抢购一空。 这次香港之行,杨明英收获了近3万元。 “这个数,怕是种好几年地都赚不来。”杨明英说,虽然画农民画不那么考究,但是要完成一贴农民画,也还是不容易,不过她把农民画和蜡染、雕花等传统艺术的风格相结合,越画越顺手。“现在感觉没刚开始那么痛苦了。” 从画农民画中尝到甜头的,不止杨明英一人。现在农民画的价格在几百元到上千元不等,当地农民画的创作高手年收入高峰时近5万元,一般的年收入也能在2至3万元。杨明英说,通过画农民画,村里很多村民都富裕起来了,大家都盖新楼搬新家,她也盖起了一栋2层小楼,现在一家人住在一起很幸福。 杨明英说,农民画不仅画在纸上好看,涂在墙上也惹人喜欢。她家客厅的墙壁,她也画了两幅农民画,色彩鲜艳,新颖别致,到家里来的人都说喜欢。 截至目前,水城农民画先后有多件作品参加全国范围和全省范围的各类展览,多件作品分获全国和全省范围各类展览及大赛一、二、三等奖,80余件作品被国家各有关部门收藏,并有多幅作品销往国外和港澳地区。 年5月15日至26日,水城农民画精品展,在巴黎13区政府市政厅隆重开展。 传承
孩子们从小生活在这个充满艺术气息的村子里。 老人说经常有人来参观拍照。 除了画农民画,杨春美比杨明英还多了一个头衔——特聘教师。 为了更好地传承农民画,避免人才断层,当地从娃娃抓起,促进农民画艺术进校园,年,杨春美被水城县民宗局聘请到茨冲小学教授农民画。 尽管是聘请,但杨春美还是感到有些自卑,毕竟自己是编外人员,会不会被老师们看不起,学生们会不会接受这门课? 她的担心不是没有道理。上第一堂课,就让学生们上懵了。这堂课不是讲理论,而是从画一只鸟开始的。画完后,学生都被惊呆了。 “老师,你不是画鸟吗,为什么画出来的鸟是一条鱼?”学生们都觉得农民画比较奇怪,画出来的东西和实际的不一样。杨春美耐心向学生解释画农民画不受约束,想怎么画就怎么画,特点就是夸张,“虽然画得像鱼,但实际还是鸟,你看它还有翅膀。只有画得不像,才有乡土特色,有泥土气息;如果太像,就失去了农民画的特点。” 很快,学生就喜欢上了这种自由的农民画,而且在杨春美指导下,还出不少高徒。到第二年(年),5年级学生熊丽虹的农民画《摘水果》,在全国第三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活动中获小学组绘画二等奖。这更加激发杨春美的教学激情,加班加点和学校另一名老师,编了一本叫《苗族农民画》的教材,里面涉及农民画的起源,以及绘制过程、工具等。 杨春美说,现在学校很重视农民画,每星期有6节课,每天一个年级有一个课,期末考试,杨春美安排给学生们的,是画一幅画。为了激发学生兴趣,每个学期,学校还要搞一次农民画展,把学生们画得好的农民画拿出展示。 通过这些方法,学生们不但对农民画有了初步认识,创作农民画的质量也有所提高。 杨春美说,让她高兴的是,每年,都有她教的学生获各种奖。 “就算不给钱,我也要把农民画继续教下去。”杨春美说,这几年,她教出成百上千的学生,如果长期教下去,画农民画的人会越来越多,队伍会越来越庞大,水城农民画就不会消失。 除了学校教授学生画农民画,很多没上学的孩子,在家就受到大人的熏陶。杨明英说,她画画的热情,从小对两个儿子影响就大,大儿子熊照瑞在六盘水市举办的中小学组绘画比赛中凭借农民画作品荣获二等奖。 水城文化馆馆长董城说,今后将重点在布依族人口聚居区和小花苗,以及彝族布依族人口聚居区加大培训力度,壮大农民画作者队伍,通过推广水城农民画,一方面更好地传承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弘扬多彩贵州风,另一方面借此拓宽农民的增收渠道,丰富农村的精神文化生活,同时,将水城农民画这块牌子打得更响。 长画
画农民画的都是女性,因为很多元素都来自于以前的刺绣。 在扩大队伍的同时,年,水城县也在组织农民画作者聚集在一起,画一幅千米农民画。 杨明英就是参与者之一。她说,从年5月10日开始,63名画师聚在一间小屋画农民画。 “天天画,不能请假,吃饭也规定时间。”杨明英说,一直画到7月8日,一贴千米长的农民画终于成画。 千米水城农民画,宽0.5米,以神话物象、民俗节庆、故事传说、生产生活、圆梦水城五个方面为创作主题,通过农民画的独特表现形式,展现水城人民朴实、天真、浪漫、勤劳、勇敢、善良、热情的生活面貌。 这幅千米农民画,还作为“她从画中来——贵州水城农民画恭贺祖国66岁华诞走进金色北京画展”,在中华民族园展出。 董城说,水城县政府目前正积极准备申请世界吉尼斯纪录,让水城农民画这张名片享誉全国乃至全世界。 水城农民画除了长,还进行了一些新的尝试。33岁的杨降珍,通过电视了解到全国都在大力抓反腐倡廉工作,就萌生出用农民画的形式来宣传反腐,她精心创作出20多幅关于反腐题材的农民画,其中一幅《绳之以法》的农民画,画面两个人,一个身上挂满了金子,另一人用绳子将他捆起来,以此警示人员不要贪财。 杨降珍说,很多部门领导知道她画反腐题材的农民画,都派人来家里预定。 “光画反腐农民画,我就赚了2万多元。”杨降珍说,今后她要多了解生活,从生活中发现新的东西,并用农民画的形式把它们全部呈现出来。 陡箐镇党委书记范伦说,为了把猴儿关打造成旅游景点,年政府投入多万元,对这个寨子进行统一亮化,并对基础设施进行完善。现在,每户房屋都被喷刷金黄色,农民画师还在墙上画上富有当地特色的农民画,光彩夺目。 “接下来,我们准备投入万发展农民画。”范伦说,镇里将会同县里面,把农民画做大做强,形成产业,通过电商平台,让水城农民画走向世界。 来源:贵州日报 编辑:中国青州农民画网() 赞赏 长按最好的白癜风治疗方法济南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