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城县围绕“中国凉都?生态水城”战略目标,加快经济转型升级,走出一条“大旅游”推动“大发展”的新路径。今年上半年,旅游接待人数.85万人次,旅游总收入9.84亿元,同比增长%。 一是坚持山地旅游与山地特色城镇化相结合坚持山地特色新型城镇化发展方向,以宜居、宜业、宜游为目标,以重点中心镇、特色小城镇为载体,加快打造一批工业商贸强镇、文化旅游名镇和绿色生态宜居镇。双水城区已建成休闲公园8处,省级示范小城镇玉舍镇和市级示范小城镇发耳镇已初具规模。南开、比德、化乐、都格等10个特色示范小城镇建设有序推进。 二是坚持山地旅游与山地特色产业相结合围绕景区景点布置产业,把园区做成景区、农产品做成特色旅游商品,形成旅游与产业相互融合、相互带动、相互促进的良好格局。已建成山地高效农业园区4个,建成茶叶、蔬菜、水果、中药材等基地35.68万亩,84家企业入驻园区,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91家;完成“三品一标”认证24个,认定面积46.63万亩。 三是坚持山地旅游与民族文化相结合结合实施“四在农家?美丽乡村”项目,投资万元,打造海坪彝族风情园、补那布依风情园、格支苗族风情园、天门吊脚楼等10个民族风情旅游度假民族村寨,受益农户户。加强民族文化旅游精品景点建设,引导农民开发旅游商品,培育一定规模的民族旅游商品生产企业5家,民族民间工艺品50种。已成功举办南开苗族跳花节、青林芦笙艺术节、千米农民画成画仪式等活动12次。 四是坚持山地旅游与精准扶贫相结合全面整合扶贫开发各方面的资金、资源和项目,按照“资源变股权、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思路,广泛发动群众参与到旅游产业发展中来,全面提升旅游产业发展的社会效益。争取到各级财政专项扶贫项目16个,资金.6万元,减少农村贫困人口5万人,完成23个贫困村整村推进,新增核桃种植面积5万亩,完成扶贫产业实用技术培训人。 五是坚持山地旅游与大健康产业相结合充分利用气候、区位、资源、生态等优势,围绕“大旅游”发展“大健康”产业,全力打造“大健康”旅游休闲目的地。已建成对游客开放的旅游景区(点)5个,在建旅游景区(点)7个,规划建设景区(点)5个。集观光、休闲、运动、度假、养生等功能于一体的山地运动型国际级旅游度假区野玉海景区已建成,年接待旅客量万人次。 来源:《政研工作动态》年第54期 作者:水城县建强办 编辑:段细建 赞赏 长按白癜风症状图白癜风治得好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