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游绍兴环城河行舟坐品千年水城文化 来自台州日报的报道 绍兴环城河有绍兴母亲河之称,距今已有多年的历史,其原先是古城绍兴的一条护城河,全长12.5公里,与浙东运河、鉴湖相连,和城内的各条小河相通,造就了绍兴“水中有城、城中有水”的格局。 十余年来,绍兴环城河历经疏竣、治理,周边环境重建改善,这条悠久长河逐渐焕发新的生机。如今的环城河已开启“夜游”模式,变身具有绍兴特色的待客之所,更成为绍兴文化旅游发展的先行站。 借着月色,浙东经济合作区新闻媒体联盟采访团27日晚乘坐“水乡号”游船体验了一把河上行舟。随流水绕城而过,感受绍兴千年川流不息的水城文化。 漫随流水看绍兴 夜幕下,两岸灯光辉映,流光溢彩,树影婆娑;月光与水交融,河道宛如一条玉带在灰墙黛瓦中蜿蜒。 船行中,沿河的各式桥梁、古城楼、公园、城内山麓、酒厂、码头、民居渐入眼帘,如印象画一般幅幅掠过。导游姑娘的解说不急不缓,如数家珍地为记者们介绍着这些“河岸风景”的种种典故和来历。 开始,倒还能听见这谁与那谁的爱情往事、这座建筑与那座建筑的历经年月,但一段段故事和烟雨间的美景终究是叫记者们渐渐忘却了倾听,杯盏交错,忘情谈笑、赞叹,思绪渐远于绍兴古城水天之间的意境里。 蓦的,环城河上亮起了一张图画,越王勾践的三千甲士横刀立马、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书法自图上掠过、鲁迅凝重而深邃的脸庞显于水面上方……这是环城河《大美绍兴》的灯光秀展示,省内数一数二的大LED屏演艺出绍兴古城的前世今生,诉说着绍兴文化的传承和开拓。 同行的老记者不禁感慨,一条河,一座城,千年历史,随一舟而逐,虽不能尽知,而心领神会。 月下试饮品“绍兴味道” 如果你以为一次夜游只得风景、故事二者,那就太小看绍兴了。环城河夜游还为客人们奉上了第三样礼物——绍兴黄酒。 船将过鉴湖,导游姑娘告诉记者们绍兴黄酒正是用鉴湖的源头水酿造而成。 “正宗的绍兴黄酒肯定是源自鉴湖水,就好像正宗的绍兴人能尝出黄酒里有没有家乡的味道。” 随后,船员们为记者们送上了四种绍兴黄酒——元红酒、加饭酒、善酿酒、香雪酒。 嘉兴日报的记者骆颖叶是个90后女生,她表示喜欢第四杯的香雪酒,理由是这一款绍兴黄酒里有一丝甜意,很是可口。台州日报的记者许灵敏则表示喜欢喝第一种稍许有些苦涩的元红酒,因为这一款绍兴黄酒里似乎能尝到一些生活的意味。 在品味过程中,导游姑娘为记者们细细讲起了绍兴黄酒的文化历史。从全国黄酒八大流派到绍兴黄酒的具体酿制过程,再到绍兴人对于不同口味黄酒的情感寄托,一时间,“老绍兴”情怀感染着来自浙东五城的记者们。 绍兴日报的记者汤桂平表示,绍兴人能喝酒,但更会喝酒,品酒品的是滋味,更是心情、修养和学识,这最后才得以成为绍兴黄酒文化。酒酣杯空,船已到岸,记者忽然发现,原来这一程行舟,绍兴又完成了一次文化传播,却叫人心服口服、欣然受之。 “文化+”带动夜经济 然而“夜游环城河”还只是绍兴“本土文化大戏”中的一幕而已,凭借悠久的历史文化和古城保护完好的优势,绍兴已开始从各种不同方向推行文化旅游,以带动绍兴的城市经济发展。 实际上,单以“夜游环城河”项目所属的“夜经济”而言,长久以来反而属于绍兴经济发展中的一块短板。曾经有么一种说法,绍兴多数旅游景区是:白天熙熙攘攘,夜里冷冷清清。这也反应出了绍兴旅游存在的几大症结,如缺乏有吸引力的夜游项目、收入结构单一、现有资源没有进行更好的开发等。 绍兴水城公司办公室主任范惠民表示,放眼全省乃至全国,巧打文化牌,“点亮”夜经济,早已屡见不鲜,不少城市将打造具有文化特色的夜经济纳入规划中,在丰富夜经济内涵、多方位发展文化产业中,采取了不少举措。 “选择‘夜游环城河’来吸引游客、宣传绍兴,也正是对‘文化+’带动夜经济发展做出的一次尝试。” 秉承“补足短板”的理念,瞄准夜经济的兴起势头,如今的绍兴,在取得古城保护成绩之后,不仅仅要发展古城“文化旅游”,还将深入打造吸引更多游客和本地市民夜间休闲消费的商业文化综合体。 除了环城河完成保护开发后的夜游项目,沈园、鲁迅故里等景点也都逐渐开发出了夜游“风景”。 沈园的演艺节目《沈园之夜》已经有了一定的知名度,悠扬婉转的戏曲给无数异乡游客留下了深刻印象;鲁迅故里的一条街道晚间灯火辉煌,采访团的记者们也游览闲逛了一番,品尝到了各种绍兴风味小吃。街的尽头就是鲁迅笔下的咸亨酒店,入夜后生意甚是兴隆。其余还有乌篷船、古城樱花、老街等各种文化景区的夜游模式逐步开启,绍兴的古城夜游路线愈发完整。 凭借千年文化底蕴,绍兴的夜经济正在以其独特的魅力悄然崛起。 赞赏 长按北京那家医院治疗白癜风好啊北京中科医院是治啥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