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六盘水市水城县尖山街道仁活洞居委,有一家刚建成投产的豆制品加工厂——六盘水市锶源豆制品有限公司。这家公司不仅是全市第一家规模化豆制品加工“正规军”,还带动了当地的老百姓脱贫致富。 六盘水市锶源豆制品有限公司是尖山街道采取“大手牵小手”的方式,通过异地置业,利用富有的大村带动贫困的小村脱贫致富而建的。尖山街道仁活洞居委是尖山街道的一个深度贫困村,为帮助仁活洞居委发展起来,该街道把最好的最重的产业放在最集中最难攻坚的地方,千方百计找优势布置产业,进而为尖山街道脱贫攻坚“春风行动”打下坚实的基础。 说到这样的思路和决策还需从头说起。“不吃豆腐,枉到茨冲。”在尖山街道辖区内,有着百年传承工艺的茨冲豆腐,早已闻名遐迩。但由于在过程中耗时长、工作量大、场地局限,小作坊难以发展成规模制作。如何才能将传统将现代相结合,走出一条新路子,尖山街道若有所思。 “饮水思源”,水是生命之源亦是决定豆腐口感的关键要素,水资源的独特造就了豆腐的不凡。本着“跳出茨冲豆腐做茨冲豆腐”的理念,经过多方探寻调研,尖山街道终于查探到仁和洞居委作为茨冲水源的上游流域。通过3处取水试验,仁活洞的龙泉泉水的“锶”含量高达(0.mg/L),非常适合制作豆腐。 于是,尖山街道在仁活洞居委成立了六盘水市锶源豆制品有限公司。“该公司采取村和村抱团发展的方式,利用‘三变’模式进行建设,由尖山村出资,仁活洞居委出土地修建,仁活洞居委的20户贫困户利用每户贷5万元的特惠贷入股公司,实现农民变股东,首期分红元。”尖山街道党工委书记孙墨卿介绍。不仅如此,该公司还严格按照SC标准建设,分为了体验馆、文化展示中心和加工厂。 采访当天,跟随尖山街道工作人员来到了锶源豆制品加工有限公司,在这里,采用统一工艺流程、产品监督检测、原料、添加剂管理等模式,实现了对豆腐加工的“阳光”生产管理。 走进豆制品加工厂,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该车间宽敞明亮洁净,生产设备采用了德国原装进口直线导轨,免润滑,防腐蚀,实现了人性化的自动控制。“筛豆、泡豆、煮浆、豆渣分离、点卤、压制成型……”透过玻璃,记者注意到,技术人员们正身着统一的白色工作服白衣白帽,戴着口罩在一旁操作。“这样的速度,我们一小时可以产一千盒豆腐。”该公司总理曾沛云说。 六盘水市锶源豆制品有限公司的豆制品在生产制作中,利用当地含锶的泉水,尊重传统工艺,融入了现代科技和食品营养学原理,目前研发了豆干、内脂矿泉豆腐和鲜豆腐三种产品,软嫩、细腻、口感好。据曾沛云介绍,该公司的豆制品不仅采用了熟浆工艺,减少了豆腥味,而且还充分利用了现代化作业制作而成,这一方法,在不流失豆制品营养的基础上,还保留了泉水中的矿物质含量。 面向加工厂的左边是文化体验馆,这里显得更加“高大上”。走进其间,我们注意到,该文化体验馆不仅张贴了豆制品的制作、加工,试用豆制品的功效等宣传图层,还摆放了大大小小的石墨和黄豆等。“人们几乎都不知道自己所食的豆腐如何而来、从何而来,为了打破这样的疑问,确保老百姓能吃上真正质优价廉、营养绿色的放心豆制品,我们特意设置了体验区,大家在这里可以现场免费磨豆浆,加工做豆腐。”曾沛云说,这样一来,大家不仅可以现场体验做豆腐的乐趣,更能直观的感受到丝源豆制品是如何生产的,进而让消费者安心、放心实用。 该加工厂集制作与观光为一体的模式,除了让变股东的农民增收致富,也为当地的贫困户提供了不少的就业岗位。“我们现在在招工人,到我们这就业贫困户优先。”曾沛云说,在这打工的贫困户平均每月元。 尖山街道以矿泉豆腐为着力点,打造特色豆制品品牌,走特色化、精品化的豆腐产业发展之路,在豆腐精深加工上下足了功夫;在延长豆腐产业链、增加附加值上做足了理论功课。锶源豆制品将于今年6月份进入市场。 ———END——— 往期文章 ●《豆腐之乡》MV ●豆腐之乡石牌方言RAP《板豆腐》 赞赏 长按长沙最好的白癜风医院北京中科专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