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9/12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海坪彝族风情小镇里土司庄园端庄大气

  水城县米箩镇倮么村马鞍组57岁的村民李朝俊一家因为种植猕猴桃发了财。他说:“我们家里的16亩地全入股市农投公司种植猕猴桃,一年光土地分红收入就有元,我在猕猴桃基地搞管理,一个月工资元,妻子在基地做临工,月收入元至元,不算两个儿子外出务工,我们老两口一年的收入也有5万元左右,这都要感谢县里引进公司到村里发展猕猴桃嘞!”

  年收入5万元的农家,这在水城县发展农业特色产业的几年间并不少见。水城县是国家级贫困县,全县建档立卡贫困户5.08万户,农村贫困人口17.13万人,依托气候优势发展生态农业,打好脱贫攻坚战成为共识。随着生态产业的发展,水城县农业产业化路子走得相当出彩,先后被命名为“中国野生猕猴桃之乡”和“中国红豆杉之乡”。

  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发挥优势

在野玉海景区海坪彝族风情小镇,土司文化渗透其间,九重宫殿矗立在山峰之巅,贵州饭店分店土司庄园端庄大气,演艺场上穿着彝族服装的青年男女正在演出精彩的节目,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不时拍照留影。在独具风情的海坪彝族风情街,各色商品应有尽有,这些店铺均由政府出资打造,为具有经营头脑的农户提供。来自龙场乡的汤广德一家就是其中之一。今年刚过40的汤广德和妻子儿子共同经营超市和特色烤洋芋,从去年8月开业以来,收入最多的一天有2万多元,平日里一天收入元是常事。然而在此之前汤广德是土生土长的农家汉子,看准时机,一家人到景区经营店铺,商户入驻享受2年的免租政策,他家花了7万元将一栋彝族风情的2层楼房装修,楼下开超市和烤洋芋、烤鸡蛋,楼上用于居住。如今每个月的收入最少也有上万元。

  然而,在此之前,海坪彝族风情小镇所在的玉舍镇海坪村却是一个贫困村寨,村路泥泞难行,外出务工挣钱是大多数人家主要经济来源。年,水城县依托村寨彝族风情与土司文化,将其打造成为景区核心旅游点,采取合作开发的模式,由海坪村将亩集体荒山荒坡入股野玉海山地旅游度假区彝族风情街项目,共建成38个院落平方米,村集体及村民占股30%,景区管委会占股70%,村集体30%分红收益中的50%再分配给名村民,年村集体和村民共分红万元,其中分给村民75万元,人均分红元。

  与此同时结合易地扶贫搬迁,将居住在玉舍镇、发耳镇、都格镇、勺米镇、杨梅乡、坪寨乡6个乡镇居住条件差的户人搬迁到景区打造成为千户彝寨,项目由农户将上级补助的易地扶贫搬迁资金作为股金,与野玉海管委会入股建设,按照山地旅游度假房来打造,建成后产权归农户所有,由农户居住、经营,管委会统一管理,经营收益按照投资比例分成,待管委会收回投资成本后,经营收益按照管委会占30%、农户占70%的比例进行分红。目前已搬迁入住65户。

  因地制宜是水城县发展优势产业的最大特点。近年来,水城县紧扣“中国凉都·生态水城”建设战略思路,在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中先行探索、先行试点、先行突破,走出了一条具有时代特征、水城特点的“三变”改革之路。年以来,全县基本形成了“八大特色产业”、“七大农业园区”、“九大产业带”和“三百产业长廊”格局,目前新增核桃、猕猴桃、茶叶、刺梨、蔬菜、红豆杉、中药材等特色产业种植面积万亩以上,覆盖贫困户户贫困人口人。

  盘活资源产业聚集共发展

今年6月,外出返回家乡种植辣椒创业的水城县米箩乡辣椒种植大户高金松遇到了一个难题,流转种植的50多亩辣椒还没有到收获的季节,但他想抓住时机打时间差再扩大种植规模,却苦于没有发展资金。

  一筹莫展之际,他看到了水城县农权交易中心写给农民朋友的一封信,得知可以通过土地经营权进行抵押贷款的消息,他将自家承包经营的10.25亩土地抵押,20多天的时间就成功在水城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贷款10万元,解决了产业发展的资金周转难题。

  不仅是高金松,水城县不少有发展愿望但是缺乏资金的农户通过将林权、土地承包经营权等进行抵押,获得了发展的启动资金,这是水城县抓住全省第一批8个农村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县之一机遇,率先全省成立“水城县农村产权交易服务中心”,受理农村产权交易的结果。

  丰富的土地资源、得天独厚的气候优势是贵州许多贫困山区共有的特点,守着金山银山却过着苦日子。如何将这些资源盘活,水城县成立产权交易中心,在服务大厅设立咨询、受理、鉴证、登记、抵押、担保6个服务窗口,实现“一站式”服务,在交易品种和为民服务上实行了创新和归并,要求产权登记部门、金融部门、抵押、担保、保险等行业部门入驻窗口,让产权交易在阳光下运行,减少群众办事环节,提高工作效益。交易产品主要有农村承包土地的经营权;林权;“四荒”使用权;农村集体资产股权;依法可以流转交易的农户房屋所有权、使用权等12类。

  “中心的职能就是通过把农村资源盘活,让老百姓从旁观者变成了参与者,积极引导农村致富带头人等农村产权交易主体进入产权交易中心交易,充分调动老百姓的积极性,推进农业产业发展,促进农户增收。”产权交易中心工作人员柏军军说。

  目前,继首次交易大会以来,产权交易中心办理抵押贷款27宗,其中,农村土地经营权交易金额万元,林权抵押贷款交易金额万元。有效解决了“三农”发展过程中的土地流转难问题,推动了农业产业化发展。

  创新模式铸就利益共同体

今年50岁的罗光祥是倮么村第一个种植猕猴桃的人,第一年就卖了近4万元。年,尝到种植猕猴桃甜头的罗光祥把原来自家的3亩责任地全部投入种植外,还扩大种植规模,另租了6亩地进行连片种植。如今他扩种的另8亩猕猴桃已试挂果,今年已进入盛产期,收入突破了20万元。

  罗光祥种植猕猴桃的故事在水城县可谓相当励志。然而对于大多数的贫困户而言,种植猕猴桃前期每亩投入需近万元依旧是难以发展的主要因素。如何帮助这些缺乏资金的农户增收?

  米箩镇倮么村最早作了探索。

  年六盘水市农投公司进驻米箩镇发展猕猴桃产业,采取多种模式带动农户参与。农户将土地流转给公司,在前5年猕猴桃未产生效益前,公司每年对农户支付土地流转租赁金元;从第6年基地产生效益起,农户按照30%的比例参与分红,如分红达不到元/亩保底标准的,公司负责全额补足。另一种方式是在第一个5年猕猴桃未产生效益前,公司每年对农户支付土地租赁金元;第二个5年,农民除按期获得元的土地租赁金外,每亩土地参与企业分红元;第三个5年,农民除按期获得元的土地租赁金外,每亩土地参与企业分红1元;第四个5年,农民除按期获得元的土地租赁金外,每亩土地参与企业分红元。

  目前倮么村已种植猕猴桃亩,早期种植的亩已经进入盛产期,今年的产量达到多吨,全村户中有多户农户将土地流转到公司,余人在基地务工实现增收。村里依托猕猴桃产业发展农业观光旅游,5户农户开办农家旅馆,20户农户开办农家乐,三角梅特色景观与“千年枫神”文化吸引大量游客前往观光,倮么村成为近郊旅游的热点。

  通过将亩集体荒山、荒坡入股水城县乌蒙花海生态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是玉舍镇俄脚村发展农业特色产业的参与方式。公司以苗木、资金和技术入股,俄脚村以集体荒山、荒坡入股,建成余亩花海及育苗基地3个,公司占股50%,农户占股45%,村集体占股5%,全村户人因此受益,其中贫困户80户人。

  在产业发展过程中,水城县引导农民群众采取劳动力入股的方式,实现在家门口就业。目前,全县共有29.08万人实现了农民变股东,入股农户获得了“入股保底金+固定分红+务工工资+管理地块30%股权”的四重保障,改变了以往企业与农户“分灶”吃饭的格局,使企业与农户形成了利益共同体。

  (本报记者文叶)

赞赏

长按







































娌荤櫧鐧滈鏈夊摢浜涘亸鏂?
鐧界櫆椋庢牴娌荤殑鏂规硶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shuichengzx.com/scxcz/283.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