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8/1/8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在聊城市东关街,有一条远近闻名的“仁义胡同”,又称“六尺胡同”,是聊城最短的胡同,位于山东省聊城市东昌府区东关大街号傅斯年陈列馆(傅氏祠堂)东临,长约60余米,宽2米,胡同为青石铺筑,两侧是古色古香的灰色墙壁。南首高矗着一座彩色的木质牌坊,胡同北首为一影壁,正中书有“仁义胡同”四个金色大字。显得幽静气派,引人注目。傅斯年陈列馆所处原是傅家祠堂,傅斯年是傅以渐的七世孙,仁义胡同的故事就是由这位清朝的开国状元傅以渐而来的。康熙皇帝书"仁义胡同"四个大字以倡义举。

傅以渐,清朝开国状元,官至武英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可谓是一代名相。他天资聪慧,博览群书,经史熟记不忘,对伦理道德尤为注重。他治学严谨,学识渊博,儒生学士尊称“星岩先生”,有些史官学者赞其“道德文章实为一时之冠”。

清朝康熙年间,傅以渐家人在东关家庙拓修建设时,傅家新建的院墙盖住了邻居地基,邻居以为有碍自家的风水,于是找上门来。傅家宅院刚刚修缮完毕,不愿额外增加开支,与邻居发生纠纷,一时相持不下,于是写信给当时任国史院大学士兼兵部尚书的傅状元,让他给地方官员通融一下,予以照顾。傅以渐随回信赋诗一首:“千里捎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家人看后,十分羞愧,主动将墙基退让三尺,并主动找邻居道歉,邻居看到相府人家如此仁义,十分感动,便也退让三尺,就成了傅氏祠堂东邻的这条六尺胡同。后来康熙皇帝驻跸聊城,闻听此事,遂书“仁义胡同”四个大字以倡义举。

儒家倡导:仁义礼智信,这是中国人的传统美德,也是历史上很多仁人志士修身养性的最高标准。“让他三尺又何妨”,显示了傅以渐虚怀若谷的宽广胸怀,更表现了他具有敢于与世间恶俗彻底决裂的胆量和勇气。“仁义胡同”故事的流传盛行,反映了人们对仁义的向往,对温良恭俭让的推崇。“仁义胡同”的故事情节虽然明了简单,但当代人从中能够体味谦逊礼让,与人为善,与邻为善的传统美德。

光阴荏苒,岁月流逝。聊城虽然几经变迁,但“仁义胡同”依然保留着。它传承了一种精神,使仁爱、礼义、友善的精神在聊城这块土地上世代相传。今天,我们在建设江北水城、发展旅游事业过程中,要重新审视和认识“仁义胡同”的价值,把“仁义胡同”中蕴含的哲理和内涵进行提炼总结,提升为旅游文化加以推广。把“仁厚、宽容、和善、友爱”作为一种江北水城特色文化和道德标准来推崇传承,使“仁义胡同”成为江北水城的一个品牌,把它擦亮叫响。相信“仁义胡同”蕴含的这种讲友爱、重礼义的风尚,对我们聊城市的经济建设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必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往期回顾

前男友突然加我







































白癜风早期症状能彻底治愈好吗
北京中科医院亲身经历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shuichengzx.com/scxcz/1591.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