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生活在成都的年轻人,或许知道有“金河街”、“东御河沿街”、“西御河沿街”,不过,这些街道附近并无大河,为何以河命名? 听成都一街一巷的故事,去触摸历史背后的记忆。著名巴蜀文化学者、有“老成都活地图”之称的“袁老”——袁庭栋,今天,就和大家来聊聊,两条从成都地图上“蒸发”的河流:金河和御河。 沿街寻河找回“消失”的流水历史上,成都曾是一座“水城”,位于都江堰水系中心的成都是一座因河而兴、因河而盛的城市。千百年来,城外有被喻为母亲河的府河和南河(二者又共称为锦江),城中有穿城而过的金河,以及围绕“老皇城”的护城河御河,都江堰水的哺育使得成都既有航运之便,又有灌溉之利,称为中外闻名的天府之国的首府。 如今,锦江依旧在,金河和御河却已从成都现代版本的地图上“蒸发”,曾流淌于蓉城泥土上的这两条河,形成过何种景观?现在是否能找回河径? 金河 成都有一条河,穿城而过,从西边的水西门,到东边的水东门,这条河就是金河。金河是在唐代形成的一条人工河,由于从西入城,按照古代五行学说关于西方属金、金生水的说法,故命名为金河。直至上世纪六十年代,成都为了修建防空洞,把金河的水闸断,在上面放了一个“盖盖”,形成了巨大的防空洞,金河自此废掉。 ▲图1:清末流经城东南的金河[法]杜满希提供 ▲图2:金河边年桑宜川提供当时金河水量充足,水质清亮,景色宜人 明代嘉靖年间大修金河后,成都知府刘侃在《重开金水河记》中说:“金水之漪,洋然流贯阛阓(街市),蜀人奔走聚观,诧其神异。由是釜者汲,垢者沐,道渴者饮,洸者洴澼(漂洗),园者灌。濯锦之官,浣花之姝,杂沓而至,欢声万喙,莫不鼓舞。”沿河而居的人们在河中养鱼放鸭,浣洗衣物,舟楫往来,一派小桥流水人家的美景。” 现在金河还保留了一段,进人民公园大门,有一弯曲水,上面还有一道拱桥,这就是曾经的金河。如果想找寻老金河的位置,这些桥名可以依稀勾勒出它的河径:半边桥、古卧龙桥、青石桥、向荣桥、拱背桥。金河虽然没有了,但把这些留下来的桥的名字连起来,就能“复原”金河。 御河 御河是成都城内的一条河,“御”代表皇家御园,“御河”代表成都“老皇城”周围的护城河。老成都所说的“皇城”,指的是明代的“蜀王府”,清代没有“王”了,降成了“贡院”,民国时期修了不少学校,后来建成了今天的四川科技馆。 老的“皇城”有一个方形的护城河,水量不小,能够行船。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御河已经成了污水垃圾沟,河道淤积,河水浑浊,河道不畅。政府组织人民义务劳动,把御河全面整治,清理污物以后,御河加上两岸道路总宽有22米,河中碧波荡漾,两岸柳树成荫,划船景象再度重现。 ▲图3:年5月,成都西城区少年儿童在御河上举行划船比赛。杨永琼提供 后来,御河和金河一样被改建成了“防空洞”,想追溯御河之源,同样可依一些街道名称而寻:东御河沿街、西御河沿街。“御河沿”,就是“御河的边上”之意。东华门、西华门以前也是御河经过的地方,到现在还看得到的平安桥街,这个“平安桥”也曾立于御河。 (综合新城快报、书香成都悦行地铁;图据《成都街巷志》[全新修订版]) ▼往期精彩内容 天府文化 成都还有哪些别称?(附:音视频) 赞赏 长按郑华国安徽白癜风医院
|